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导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提升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 第10页 |
(二)提升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其专业发展 | 第10页 |
(三)提升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幸福 | 第11-12页 |
(二)幸福感 | 第12-14页 |
(三)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14-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文献法 | 第16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17-2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17-19页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7-18页 |
(二)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18-19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9-21页 |
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整体状况 | 第22-31页 |
一、研究结果的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一)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整体现状 | 第22-23页 |
(二)各变量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 第23-26页 |
(三)职业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 第26-29页 |
二、研究结论 | 第29-31页 |
(一)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总体现状 | 第29页 |
(二)不同生源地之间职业幸福感的比较 | 第29页 |
(三)任教不同年级之间职业幸福感的比较 | 第29页 |
(四)不同所在地区之间职业幸福感的比较 | 第29页 |
(五)不同学校等级之间职业幸福感的比较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第31-37页 |
一、各维度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1-34页 |
(一)工作情感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二)收入待遇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三)工作环境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2页 |
(四)自我效能感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五)社会支持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3页 |
(六)身体健康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3页 |
(七)各影响因素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整体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二、职业幸福感各维度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 第34-37页 |
(一)工作情感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34页 |
(二)收入待遇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34-35页 |
(三)工作环境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35页 |
(四)社会支持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35-36页 |
(五)自我效能感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36页 |
(六)身体健康与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提升免费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对策与建议 | 第37-42页 |
一、个人方面 | 第37-39页 |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幸福观 | 第37页 |
(二)提高情绪智力,学会驾驭压力 | 第37-38页 |
(三)完善人格修养,塑造职业品质 | 第38-39页 |
二、社会和学校方面 | 第39-42页 |
(一)加强学校人文建设,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 第39页 |
(二)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制度 | 第39-40页 |
(三)关注教师入职后培养,建立后续培训机制 | 第40页 |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保障体制 | 第40页 |
(五)落实公平、多渠道的教师晋升发展机制 | 第40-41页 |
(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