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一般理论 | 第9-15页 |
一、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概念解读 | 第9-11页 |
(一)功利 | 第9页 |
(二)功利主义 | 第9-10页 |
(三)社会思潮 | 第10页 |
(四)功利主义社会思潮 | 第10-11页 |
二、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阶段及理论观点 | 第11-15页 |
(一) 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阶段 | 第11页 |
(二)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基本原理 | 第11-15页 |
第二章 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双重影响及成因分析 | 第15-22页 |
一、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的积极影响 | 第15-16页 |
(一)行为活动实际化 | 第15页 |
(二)竞争意识积极化 | 第15-16页 |
二、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的消极影响 | 第16-19页 |
(一)学习动机功利化 | 第17页 |
(二)人际交往功利化 | 第17页 |
(三)职业选择功利化 | 第17-18页 |
(四)价值取向功利化 | 第18-19页 |
三、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青年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 | 第19-22页 |
(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低 | 第19页 |
(二)就业形势的严峻状况 | 第19-20页 |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20页 |
(四)大众传媒的过度渲染 | 第20页 |
(五)多元文化的错误示范 | 第20-21页 |
(六)家庭教育的引导偏颇 | 第21页 |
(七)青年的身心发展不成熟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正向引导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路径探索 | 第22-31页 |
一、加强学校对青年的正确引导 | 第22-25页 |
(一)正确认识对待功利主义理论 | 第22页 |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 | 第22-24页 |
(三)组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 | 第24页 |
(四)创设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 第24-25页 |
二、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 | 第25页 |
(一)政府完善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 | 第25页 |
(二)企业健全青年学生评价体系 | 第25页 |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 第25-26页 |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 第26页 |
四、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 第26页 |
(一)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 | 第26页 |
(二)避免大众传媒的错误导向 | 第26页 |
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6-27页 |
(一)尊重差异和多元化 | 第27页 |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功利价值观 | 第27页 |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 | 第27-28页 |
(一)提高自身素养 | 第27-28页 |
(二)加强与青年沟通 | 第28页 |
(三)树立正确成才观 | 第28页 |
七、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作用 | 第28-31页 |
(一)提升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 第28-29页 |
(二)正确汲取功利主义原理的积极养分 | 第29页 |
(三)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生活实践 | 第29-30页 |
(四)合理合法追求物质利益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