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研究

前言第3-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水资源系统和谐性第22-38页
    2.1 和谐第22-24页
        2.1.1 和谐的人文含义第22页
        2.1.2 和谐的社会含义第22页
        2.1.3 和谐的系统含义第22-23页
        2.1.4 和谐的生态含义第23页
        2.1.5 和谐概念的内涵第23-24页
    2.2 和谐系统第24-27页
        2.2.1 和谐系统第24-25页
        2.2.2 和谐系统及其规律第25-26页
        2.2.3 和谐系统的性质第26-27页
    2.3 和谐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27-30页
        2.3.1 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27-28页
        2.3.2 和谐与最优第28-29页
        2.3.3 和谐、可持续、最优之比较第29-30页
    2.4 系统的和谐度第30-31页
        2.4.1 和谐度的定义第30页
        2.4.2 和谐度概念的内涵第30页
        2.4.3 系统的和谐度第30-31页
    2.5 水资源系统的和谐度第31-36页
        2.5.1 水资源配置系统第31-33页
        2.5.2 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和谐性第33-34页
        2.5.3 水资源和谐度第34-36页
    2.6 结语第36-38页
3 水资源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力第38-50页
    3.1 水对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第38-42页
        3.1.1 水与安全第38-40页
        3.1.2 水与文明第40-41页
        3.1.3 水与文化第41-42页
    3.2 水资源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效益指标第42-43页
    3.3 水资源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第43-44页
        3.3.1 建模思路第43页
        3.3.2 模糊评判模型第43-44页
    3.4 水资源对社会发展影响举例第44-49页
    3.5 结语第49-50页
4 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第50-70页
    4.1 水资源系统的要素分析第50-53页
    4.2 水资源系统投入产出分析第53-58页
        4.2.1 水资源投入产出消耗系数分析第53-55页
        4.2.2 水资源投入价值构成分析第55-56页
        4.2.3 水资源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第56-58页
    4.3 水资源利用效率DEA分析第58-63页
        4.3.1 DEA方法简介第58-61页
        4.3.2 各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第61-63页
    4.4 水资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第63-65页
        4.4.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63页
        4.4.2 评价指标体系第63-65页
    4.5 水资源投入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相关性分析第65-69页
    4.6 结语第69-70页
5 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第70-84页
    5.1 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体系第70-74页
        5.1.1 生态系统与水生态系统第70页
        5.1.2 水生态系统衡量指标体系的影响因素第70-72页
        5.1.3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72-74页
    5.2 水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分析第74-75页
    5.3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模型第75-83页
        5.3.1 生态需水类型的分类第75-77页
        5.3.2 生态需水计算的理论基础第77-79页
        5.3.3 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第79-83页
    5.4 结语第83-84页
6 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和谐性研究第84-108页
    6.1 水资源配置的主要目标与原则第84-85页
    6.2 水资源配置的区间优化方法第85-92页
        6.2.1 引言第85-87页
        6.2.2 区域水资源多目标区间优化分配模型第87-90页
        6.2.3 区间优化算法第90-92页
    6.3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的度量及计算第92-98页
        6.3.1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的度量第93-95页
        6.3.2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度的计算第95-98页
    6.4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评判的区间分析方法第98-102页
        6.4.1 定义第98页
        6.4.2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评判的区间分析模型第98-99页
        6.4.3 评判指标的区间量化第99-100页
        6.4.4 运用区间评判矩阵确立指标权重第100页
        6.4.5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评判举例第100-102页
    6.5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性预警分析第102-107页
        6.5.1 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基本模式第102-103页
        6.5.2 和谐预警分析第103-104页
        6.5.3 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和谐预警模型第104-106页
        6.5.4 水资源配置系统和谐的保障条件和对策第106-107页
    6.6 结语第107-108页
7 实证分析第108-115页
    7.1 供水区基本情况第108页
    7.2 太原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分析第108-109页
    7.3 水资源供需分析第109-111页
        7.3.1 引黄太原供水区的水资源需求分析第109-110页
        7.3.2 供水区水资源的供给分析第110-111页
        7.3.3 供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第111页
    7.4 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第111页
    7.5 水资源系统和谐性分析和水资源和谐度的测定第111-114页
    7.6 结语第114-115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24-126页
    1 、 论著及论文第124-125页
    2 、 主持科研项目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学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