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第7页 |
二、张千一简介 | 第7-8页 |
三、张千一创作分期 | 第8-10页 |
四、简述室内乐作品《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外音乐创作的新思维 | 第11-13页 |
一、反叛 | 第11页 |
二、标新 | 第11-12页 |
三、多元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特征(I)——主题材料 | 第13-20页 |
一,和声组织 | 第13-16页 |
二.音高元素的运用及发展方式 | 第16-20页 |
第三章 《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特征(II)——音色-音响处理手法与布局 | 第20-28页 |
一、音色-音响处理手法 | 第20-26页 |
二.音色音响布局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特征(III)——复调与微复调手法 | 第28-34页 |
一.“微复调”与网状织体 | 第28-32页 |
二、模糊音响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有限偶然音乐元素与中国思维的关系在作品当中的体现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