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浸没燃烧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我国有机废水的污染现状第12-13页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分类及常见处理方法第13-16页
        1.2.1 高浓度有机废水分类第13-14页
        1.2.2 高浓度有机废水常见处理方法第14-16页
    1.3 国内外焚烧法处理有机废水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废水焚烧技术概况第16-17页
        1.3.2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17-18页
        1.3.3 国内有机废水焚烧处理现状第18-20页
        1.3.4 国外有机废水焚烧处理现状第20-21页
    1.5 浸没燃烧技术简介第21-24页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4-25页
    1.7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浸没燃烧处理系统第26-34页
    2.1 浸没燃烧处理系统流程第26-27页
    2.2 浸没燃烧处理系统的设计因素第27-31页
    2.3 浸没燃烧装置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管式炉高浓度有机废水焚烧特性研究第34-50页
    3.1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第34-35页
    3.2 测试分析仪器第35-36页
    3.3 工业废水样品分析第36-37页
    3.4 实验结果第37-41页
        3.4.1 灰渣XRD分析第37-39页
        3.4.2 废水燃烧特性分析第39-41页
    3.5 COD去除第41-44页
        3.5.1 COD密闭回流滴定法第41-43页
        3.5.2 温度、气氛对工业废液COD去除的影响第43页
        3.5.3 温度、气氛对苯酚溶液COD去除的影响第43-44页
    3.6 污染物排放特性第44-48页
        3.6.1 温度、气氛对工业废水NOx和SO2排放的影响第44-47页
        3.6.2 温度、气氛对苯酚溶液NOx排放的影响第47-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浸没燃烧废水实验研究第50-62页
    4.1 实验流程第50页
        4.1.1 实验装置第50页
        4.1.2 实验方法第50页
    4.2 实验结果第50-55页
        4.2.1 部分工况第50-51页
        4.2.2 各部分温度的变化第51-53页
        4.2.3 混掺水和苯酚溶液对炉膛内燃烧的影响第53-54页
        4.2.4 废水喷射量对炉膛温度变化的影响第54-55页
    4.3 运行参数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第55-57页
        4.3.1 过量空气系数α对CO、NOx排放的影响第55-56页
        4.3.2 温度对CO、NOx排放的影响第56页
        4.3.3 二次风对CO、NOx排放的影响第56-57页
        4.3.4 浸没深度对CO、NOx排放的影响第57页
    4.4 COD去除第57-59页
        4.4.1 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57-58页
        4.4.2 浸没深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58-59页
    4.5 无浸没条件下的排放对比第59-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水平浸没管冷态下气液流动研究第62-72页
    5.1 基本理论第62页
    5.2 数值模拟模型第62-66页
        5.2.1 物理模型第62-63页
        5.2.2 数学模型第63-65页
        5.2.3 网格划分第65页
        5.2.4 边界条件第65-66页
    5.3 数值模拟结果第66-71页
        5.3.1 流动特性第66-69页
        5.3.2 气流速度的影响第69页
        5.3.3 浸没深度的影响第6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72-76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72-73页
    6.2 创新点第73页
    6.3 工作展望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花生疮痂病病原学及侵染特性研究
下一篇:《内经》面色诊、舌诊、脉诊、尺肤诊理论的演变及其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