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和管材的柔性弯曲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型材弯曲成形 | 第11-14页 |
1.3 管材弯曲成形 | 第14-19页 |
1.4 柔性弯曲成形 | 第19-20页 |
1.5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1 选题的意义 | 第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 小结 | 第21-23页 |
第2章 柔性弯曲成形原理及装置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柔性弯曲成形原理 | 第23-25页 |
2.2.1 成形原理 | 第23-24页 |
2.2.2 成形装置设计 | 第24-25页 |
2.3 力学分析 | 第25-28页 |
2.4 截面的变形分析 | 第28-30页 |
2.4.1 截面壁厚变化 | 第28-29页 |
2.4.2 截面扁化 | 第29-30页 |
2.5 柔性弯曲成形装置及特点 | 第30-31页 |
2.5.1 柔性弯曲成形装置 | 第30-31页 |
2.5.2 设备特点 | 第31页 |
2.6 应用范围及前景 | 第31-32页 |
2.7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柔性弯曲成形有限元模型 | 第33-41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33-36页 |
3.2.1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 第33-34页 |
3.2.2 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34-36页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6-39页 |
3.3.1 单元的选择 | 第36-38页 |
3.3.2 材料参数 | 第38页 |
3.3.3 接触和摩擦模型的定义 | 第38-39页 |
3.3.4 载荷及约束定义 | 第39页 |
3.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型材柔性弯曲成形的研究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型材的柔性弯曲过程 | 第41-42页 |
4.3 弯曲形式及受力状态 | 第42页 |
4.4 弯曲半径分析 | 第42-44页 |
4.5 应力应变分析 | 第44-46页 |
4.6 旁弯缺陷的产生和消除 | 第46-49页 |
4.6.1 旁弯缺陷的产生 | 第46-48页 |
4.6.2 消除旁弯的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4.7 角钢弯曲成形实验 | 第49-54页 |
4.7.1 成形装置及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7.2 角钢柔性弯曲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4.7.3 旁弯消除的结果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4.8 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管材柔性弯曲成形的研究 | 第55-67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管材的柔性弯曲过程 | 第55-56页 |
5.3 曲率半径分析 | 第56-58页 |
5.4 应力应变分析 | 第58-59页 |
5.5 最小弯管系数分析 | 第59-60页 |
5.6 弯管截面分析 | 第60-62页 |
5.7 管材柔性弯曲成形实验 | 第62-66页 |
5.7.1 成形装置及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5.7.2 管材柔性弯曲结果对比 | 第64-65页 |
5.7.3 最小弯管系数实验结果 | 第65-66页 |
5.8 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连续变曲率柔性弯曲成形 | 第67-79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柔性弯曲成形方案 | 第67-70页 |
6.2.1 固定曲率的弯曲成形 | 第67-68页 |
6.2.2 变曲率的弯曲成形 | 第68-70页 |
6.2.3 多区段连续弯曲成形 | 第70页 |
6.3 柔性弯曲实验方案 | 第70-75页 |
6.3.1 控制系统 | 第70-73页 |
6.3.2 控制流程 | 第73-74页 |
6.3.3 参数设置 | 第74-75页 |
6.4 柔性弯曲成形实验结果 | 第75-77页 |
6.5 小结 | 第77-7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