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柳贯及其诗文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柳贯及其诗文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柳贯及其诗文研究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三、研究方式、手段及条件第14-15页
第一章 柳贯家世、生平及交游第15-33页
    第一节 家世考第15-21页
        一、簪缨之家,被迫南迁第16-18页
        二、七世为官,家学绵延第18-21页
    第二节 生平考第21-24页
        一、初入朝堂,宦海沉浮第21-22页
        二、解甲归田,赋闲在家第22-23页
        三、重返庙堂,任所辞世第23-24页
    第三节 交游考第24-33页
        一、与南宋遗民为伍第24-27页
        二、与新朝保持一致第27-33页
第二章 柳贯诗文创作及思想内容第33-60页
    第一节 柳贯诗文创作第33-36页
        一、创作环境:理学盛行第33-34页
        二、文学作品:内容丰富第34-36页
    第二节 柳贯诗歌思想内容第36-47页
        一、注重质实,反对华美的质朴观第36-38页
        二、报恩与隐世兼具的矛盾观第38-39页
        三、自然于心、平淡豪迈兼存的通透观第39-43页
        四、忧国忧民的民族情第43-44页
        五、无拘束形式的自由观第44-47页
    第三 节柳贯散文思想内容第47-60页
        一、宗法性的道统观第47-52页
        二、宗经征圣的复古观第52-56页
        三、文道合一的养气观第56-60页
第三章 柳贯诗文的艺术风格第60-83页
    第一节 孤寒险怪的凄凉诗风第60-66页
        一、古硬奇逸,意味隽永第60-63页
        二、孤寂悲凉,闲适凄美第63-66页
    第二节 雄浑古雅的质朴文风第66-70页
        一、涵肆演迤,舂容纡徐第66-69页
        二、端庄凝重,沉雄雅劲第69-70页
    第三节 严谨的语言特色第70-83页
        一、音美结合,贴近自然第70-75页
        二、精于用典,内涵丰富第75-78页
        三、讲求对仗,节奏感强第78-80页
        四、善于议论,文辞严整第80-83页
第四章 柳贯诗文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第83-90页
    第一节 对元代诗文创作的影响第84-86页
        一、凄凉诗风透露出浓郁的悲情意味第84-85页
        二、古雅质朴的文风得到提倡第85-86页
    第二节 对后世诗文创作的影响第86-90页
        一、无拘束的诗歌形式为后世所借鉴第86-87页
        二、经世致用的散文观点为后世所继承第87-90页
结语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附录第96-131页
后记第131-13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酰胺6微球的制备及其在隔离型导电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班主任校本培训现状研究--以延吉市朝鲜族初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