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语表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21页 |
2.1 心肌梗死的概述 | 第10-12页 |
2.1.1 心肌梗死的概念 | 第10页 |
2.1.2 心肌梗死发生的病理机制 | 第10-11页 |
2.1.3 心室重构 | 第11-12页 |
2.2 自噬 | 第12-14页 |
2.2.1 自噬的定义 | 第12页 |
2.2.2 自噬的方式 | 第12-13页 |
2.2.3 自噬的功能 | 第13页 |
2.2.4 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 | 第13-14页 |
2.3 自噬与心梗 | 第14-16页 |
2.3.1 自噬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 第14-16页 |
2.3.2 心肌梗死中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 | 第16页 |
2.4 运动与心肌梗死 | 第16-19页 |
2.4.1 运动训练对MI后心脏的保护机制 | 第17-18页 |
2.4.2 运动训练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障碍 | 第18页 |
2.4.3 运动训练缓解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 第18-19页 |
2.5 运动与自噬 | 第19-21页 |
2.5.1 运动对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 第19页 |
2.5.2 运动训练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 第19-20页 |
2.5.3 运动训练对心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3.1 实验动物 | 第21-22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3.2.1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3.3.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2页 |
3.3.2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 | 第22-23页 |
3.3.3 运动方案实施 | 第23页 |
3.3.4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 | 第23页 |
3.3.5 标本采集、保存 | 第23-24页 |
3.3.6 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自噬体形成情况 | 第24页 |
3.3.7 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第24-26页 |
3.3.8 ELISA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分泌水平 | 第26-28页 |
3.3.9 数理统计及图片处理方法 | 第28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8-33页 |
4.1 各组大鼠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4.2 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和自噬体的变化 | 第29-30页 |
4.3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 第30-31页 |
4.4 各组大鼠血浆、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 | 第31-33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3-35页 |
5.1 有氧运动对MI大鼠心脏舒缩功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5.2 有氧运动对M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 第34-35页 |
5.3 心肌细胞自噬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 第35页 |
6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