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柑橘产业及采后损失 | 第8页 |
1.2 柑橘病害 | 第8-9页 |
1.3 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 | 第9-11页 |
1.3.1 物理防治 | 第9页 |
1.3.2 生物防治 | 第9-10页 |
1.3.3 化学防治 | 第10-11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1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2-16页 |
2.1.1 病原菌 | 第12页 |
2.1.2 农药 | 第12-16页 |
2.1.3 供试柑橘 | 第16页 |
2.1.4 主要培养基 | 第16页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21页 |
2.2.1 柑橘产区空气中微生物的调查 | 第16-17页 |
2.2.2 各微生物的分离和保存 | 第17-18页 |
2.2.3 丝状真菌r DNA-ITS分子标记法鉴定 | 第18-19页 |
2.2.4 柑橘主要采后病原菌对各农药的离体抗性试验 | 第19-20页 |
2.2.5 柑橘主要采后病原菌对各农药的活体抗性试验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7页 |
3.1 各产区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 | 第21-22页 |
3.2 各产区优势病原菌 | 第22-23页 |
3.3 不同柑橘采后致病菌对各产区不同农药的抗性 | 第23-37页 |
4 讨论 | 第37-40页 |
4.1 各产区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 | 第37页 |
4.2 不同柑橘采后致病菌对各产区不同农药的抗性 | 第37-39页 |
4.3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附录 Ⅰ图版、图表及说明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