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4-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产城融合第18页
        2.1.2 产业集聚第18-19页
        2.1.3 城市化第19页
    2.2 相关理论综述第19-22页
        2.2.1 增长极理论第19-20页
        2.2.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第20页
        2.2.3 邻里单位第20页
        2.2.4 新城市主义第20-22页
3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2-35页
    3.1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第22-28页
        3.1.1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过程第22-23页
        3.1.2 哈尔滨市的资源分布现状第23-25页
        3.1.3 哈尔滨市产业布局的现状第25-28页
    3.2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存在的问题第28-33页
        3.2.1 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第28-30页
        3.2.2 产业布局不合理第30-31页
        3.2.3 产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第31-32页
        3.2.4 新老城区功能难以互补和融合第32-33页
    3.3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3-35页
        3.3.1 规划理念上的偏差第33页
        3.3.2 建设策略上的不恰当第33-34页
        3.3.3 治理体制上的不衔接第34-35页
4 国内外产城融合经验借鉴第35-37页
    4.1 "中心城-卫星城"的城市发展体系第35-36页
    4.2 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第36页
    4.3 高度集中的产业集聚区第36-37页
5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架构第37-41页
    5.1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原则第37-38页
        5.1.1 城市发展可持续原则第37页
        5.1.2 以人为本原则第37-38页
        5.1.3 功能多样性原则第38页
        5.1.4 功能相互匹配原则第38页
    5.2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第38-39页
    5.3 实现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的途径第39-41页
6 哈尔滨市产城融合发展对策第41-45页
    6.1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实现各城区均衡发展第41页
        6.1.1 加强新城区教育、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第41页
        6.1.2 加快市区内交通改善和地铁建设第41页
    6.2 以城市功能为基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第41-43页
        6.2.1 装备制造业第42页
        6.2.2 文化旅游业第42页
        6.2.3 食品加工业第42页
        6.2.4 物流运输业第42-43页
    6.3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第43页
    6.4 加强新老城区的功能融合第43-45页
        6.4.1 明确新老城区城市功能第43页
        6.4.2 加大建设力度扩大老城区的产业优势、完善新城区的城市建设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2页
    附录A第49-50页
    附表B第50-51页
    附表C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基于湖南省祁阳县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非物质激励对80后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