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君子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礼记》与君子人格思想的产生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礼记》中的君子人格 | 第11-15页 |
一、《礼记》的成书背景 | 第11-12页 |
二、君子人格的渊源 | 第12-13页 |
三、《礼记》中君子人格思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礼记》中的君子人格思想体系 | 第15-28页 |
第一节 《礼记》中君子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5-25页 |
一、"崇高" | 第15-16页 |
二、"使命感" | 第16-17页 |
三、"自律" | 第17页 |
四、"仁爱" | 第17-19页 |
五、"贵义" | 第19-20页 |
六、君子的"九礼" | 第20-22页 |
七、君子的"孝" | 第22-23页 |
八、君子的"中庸" | 第23-24页 |
九、君子的"内圣外王"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礼记》中君子人格思想的三个特征 | 第25-28页 |
一、《礼记》中君子人格的普遍性 | 第26页 |
二、《礼记》中君子人格的多样性 | 第26-27页 |
三、《礼记》中君子人格的恒久性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礼记》中的君子与世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君子于世 | 第28-31页 |
一、君子与己 | 第28-29页 |
二、君子与人 | 第29-30页 |
三、君子与家国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礼记》中的君子之道 | 第31-35页 |
一、持"礼"之心 | 第31-32页 |
二、行"礼"之举 | 第32-33页 |
三、扬"礼"之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礼记》中君子人格的价值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君子人格思想对人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一、君子的物我两忘之始 | 第35-36页 |
二、君子的物我同一之终 | 第36-37页 |
三、君子人格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礼记》中君子人格思想的价值 | 第38-41页 |
一、道德教化 | 第38-39页 |
二、心理疏导 | 第39-40页 |
三、价值导向 | 第40页 |
四、提升素养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弘扬《礼记》中的君子人格 | 第41-45页 |
一、明确导向,兼收并蓄 | 第41-42页 |
二、强化教育,传播价值 | 第42-43页 |
三、树立典型,扩大影响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