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1 油用牡丹概述 | 第12-15页 |
1.1.1 种类概述 | 第12页 |
1.1.2 现有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1.3 现有研究问题 | 第13-15页 |
1.2 类黄酮代谢 | 第15-18页 |
1.2.1 类黄酮的功能和种类 | 第15页 |
1.2.2 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5-17页 |
1.2.3 牡丹类黄酮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4 二氢黄酮醇 4-还原酶(DFR)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 木质素代谢 | 第18-21页 |
1.3.1 木质素的功能及种类 | 第18页 |
1.3.2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0页 |
1.3.3 牡丹木质素的研究 | 第20-21页 |
1.4 转录组测序的应用 | 第21页 |
1.4.1 新基因的发现和基因库构建 | 第21页 |
1.4.2 转录组测序在牡丹上的应用 | 第21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凤丹’DFR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23-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1 植物材料与菌株 | 第23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2.2.1 ‘凤丹’总RNA提取 | 第23-25页 |
2.2.2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25页 |
2.2.3 引物合成 | 第25-26页 |
2.2.4 基因全长扩增与检测 | 第26页 |
2.2.5 载体连接及测序 | 第26-27页 |
2.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2.2.7 目的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7-28页 |
2.2.8 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28-30页 |
2.2.9 原核表达蛋白酶促反应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2.3.1 PoDFR基因的序列与分析 | 第31-32页 |
2.3.2 PoDF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4页 |
2.3.3 PoDFR基因表达分析 | 第34-35页 |
2.3.4 原核表达分析 | 第35-39页 |
2.3.5 酶促反应 | 第39-40页 |
2.4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凤丹’种子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42-6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2.1 总RNA提取 | 第42页 |
3.2.2 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第42-43页 |
3.2.3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 第43页 |
3.2.4 表达差异基因分析 | 第43页 |
3.2.5 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9页 |
3.3.1 RNA提取 | 第44-45页 |
3.3.2 总RNA测序和拼接 | 第45-46页 |
3.3.3 转录组序列基因功能注释 | 第46-49页 |
3.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49-53页 |
3.3.5 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 第53页 |
3.3.6 木质素合成相关候选基因验证 | 第53-59页 |
3.4 讨论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缩略词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