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石墨烯基纳米生物材料修饰电极和单层MoS2(1-x)Se2x合金的制备及电分析、催化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4页
    1.1 低维纳米生物材料第14-20页
        1.1.1 低维纳米材料发展史第14-15页
        1.1.2 纳米材料特异性性质第15-17页
        1.1.3 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第17-20页
    1.2 纳米生物材料的分类第20-24页
        1.2.1 零维纳米颗粒第20-21页
        1.2.2 一维纳米材料第21-22页
        1.2.3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第22-24页
    1.3 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4-30页
        1.3.1 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第25-29页
        1.3.2 低维纳米生物材料结构的表征第29-30页
    1.4 化学修饰电极第30-34页
        1.4.1 电极修饰的基本原则第30-31页
        1.4.2 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第31-34页
        1.4.3 修饰电极的机遇与挑战第34页
    1.5 修饰电极的应用领域第34-37页
        1.5.1 基本电化学界面的微观结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34-35页
        1.5.2 在分析化学中的检测应用第35页
        1.5.3 电催化作用第35-36页
        1.5.4 电化学生物传感第36-37页
    1.6 本研究工作的选题意义与目的第37-40页
    参考文献第40-54页
第二章 Hb / AuNPs / PDDA-RGO / GCE修饰电极的制备、电化学行为及其对生物小分子H_2O_2检测应用研究第54-71页
    2.1 前言第54-55页
    2.2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第55-57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55-56页
        2.2.2 PDDA功能化石墨烯和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第56页
        2.2.3 Hb / AuNPs / PDDA-RGO复合物的构建第56-5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2.3.1 材料表征第57-58页
        2.3.2 Hb / AuNPs / PDDA-RGO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第58-63页
        2.3.3 Hb / AuNPs / PDDA-RGO复合物修饰电极对双氧水的电催化第63-66页
    2.4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第三章 层状AuNPs / TTF-COOH / RGO异质界面结构的制备及其对生物分子胆红素的电化学检测应用第71-86页
    3.1 前言第71-72页
    3.2 实验部分第72-73页
        3.2.1 试剂及仪器表征第72页
        3.2.2 复合层状结构材料TTF-COOH / RGO、AuNPs / TTF-COOH / RGO的制备第72-73页
        3.2.3 电化学传感器即修饰电极的制备第7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3-82页
        3.3.1 材料表征第73-77页
        3.3.2 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表征第77-80页
        3.3.3 生物传感器性能研究第80-82页
        3.3.4 重现性及稳定性考察第82页
    3.4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第四章 AuNPs / MWCNTs-COOH / RGO / GCE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生物分子胆红素的检测应用研究第86-113页
    4.1 前言第86-89页
    4.2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第89-91页
        4.2.1 试剂和仪器第89页
        4.2.2 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第89-90页
        4.2.3 三维修饰电极的制备第90-9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1-106页
        4.3.1 材料表征部分第91-98页
        4.3.2 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表征第98-103页
        4.3.3 生物传感器分析检测性能研究第103-104页
        4.3.4 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及可行性分析第104-106页
    4.4 结论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第五章 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大面积单层硒硫化钼合金MoS_(2(1-x))Se_(2x)及性能研究第113-134页
    5.1 前言第113-114页
    5.2 试剂仪器与合成方法第114-118页
        5.2.1 试剂及仪器第114-116页
        5.2.2 生长方法第116-11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8-128页
        5.3.1 形貌、光学带隙、晶格振动表征第118-124页
        5.3.2 合金组分、晶体结构表征第124-126页
        5.3.3 电学性能表征第126-128页
    5.4 结论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7页
    6.1 总结第134-135页
    6.2 展望第135-13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顺应论视角下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说服信函中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城市文化的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