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基于城市文化的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言第9-16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9-11页
        1.1.1 国内外现状概述第10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的应用价值第11页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创新点第12-13页
    1.4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3-15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5-16页
        1.5.1 研究方法第15页
        1.5.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2 地铁站文化及其视觉形象发展概述第16-36页
    2.1 铁文化概述第16-21页
        2.1.1 地铁的由来第16-17页
        2.1.2 地铁与城市文化的关联性第17-18页
        2.1.3 地铁站视觉形象起源第18-19页
        2.1.4 影响地铁站视觉形象发展的因素第19-21页
    2.2 当代地铁站视觉形象发展及分类第21-35页
        2.2.1 国外地铁站视觉形象发展第21-24页
        2.2.2 我国地铁站视觉形象现状第24-25页
        2.2.3 当代地铁站视觉形象分类第25-34页
        2.2.4 本节小节第34-35页
    2.3 我国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发展趋势分析第35-36页
3 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6-45页
    3.1 地铁站内空间特性分析第36-37页
    3.2 地铁站与城市空间节点的关联性分析第37页
        3.2.1 功能层面关联性分析第37页
        3.2.2 文化层面关联性分析第37页
    3.3 地铁站中人的需求分析第37-40页
        3.3.1 地铁站中人的行为模式分析第37-39页
        3.3.2 地铁站中人的心理需求分析第39-40页
        3.3.3 地铁站中人的审美需求分析第40页
    3.4 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可行性分析第40-44页
        3.4.1 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第40-42页
        3.4.2 视觉识别设计对地铁站视觉形象构建方法的启示第42-44页
    3.5 本章小节第44-45页
4 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方法与模式第45-61页
    4.1 前期基础调研阶段第45-46页
        4.1.1 特色地铁站点的确立第45页
        4.1.2 城市文化与特色站周边区域文化提取第45-46页
    4.2 特色站点视觉形象构建的要素确立第46-51页
        4.2.1 标识第46-47页
        4.2.2 辅助图形第47-49页
        4.2.3 标准字第49-51页
        4.2.4 色彩第51页
    4.3 特色站点视觉表现规范的确立第51-53页
        4.3.1 标识与标准字组合规范第51页
        4.3.2 辅助图形应用规范第51-52页
        4.3.3 标准色应用规范第52-53页
    4.4 特色站点视觉形象构建的具体展开第53-58页
        4.4.1 地铁站空间区域划分第54-55页
        4.4.2 地铁站内硬件设施分类第55-56页
        4.4.3 新媒体的应用第56-58页
    4.5 特色地铁站视觉形象系统构建原则第58-59页
        4.5.1 体现与周边地域文化紧密关联性原则第58页
        4.5.2 视觉元素统一性原则第58页
        4.5.3 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第58-59页
        4.5.4 功能与形式的适度结合原则第59页
        4.5.5 灵活运用性原则第59页
    4.6 本章小节第59-61页
5 实证研究——以北京地铁南锣鼓巷站视觉形象构建为例第61-81页
    5.1 前期准备工作第61-66页
        5.1.1 北京地铁视觉形象整体风格把控第61-62页
        5.1.2 南锣鼓巷地铁站当前视觉形象分析第62-63页
        5.1.3 南锣鼓巷站周边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第63-66页
    5.2 南锣鼓巷站视觉形象构建设计要素第66-71页
        5.2.1 标识及辅助图形的确立第66-69页
        5.2.2 标准字确立第69-71页
        5.2.3 标准色确立第71页
    5.3 视觉要素关系的确立第71-74页
        5.3.1 标识与标准字组合规范第71-73页
        5.3.2 辅助图形应用规范第73页
        5.3.3 标准色应用规范第73-74页
    5.4 南锣鼓巷站视觉形象构建展开体系第74-80页
        5.4.1 南锣鼓巷站空间区域划分第74页
        5.4.2 南锣鼓巷站硬件设施分类第74-78页
        5.4.3 新媒体的应用第78-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论文成果总结第81-82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基纳米生物材料修饰电极和单层MoS2(1-x)Se2x合金的制备及电分析、催化应用研究
下一篇:语境顺应理论视角下饮品广告语的语用移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