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2.1 宏观层面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1 有关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4-15页 |
2.1.2 有关利率调整与投资的研究 | 第15页 |
2.1.3 有关利率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4 有关利率与投资回报率的研究 | 第16页 |
2.1.5 有关利率期限与投资的研究 | 第16页 |
2.2 微观层面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2.1 有关利率与企业投资支出的研究 | 第16-18页 |
2.2.2 有关利率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 第18页 |
2.2.3 有关利率与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投资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4 有关利率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 | 第19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9-21页 |
3 利率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1-31页 |
3.1 重要概念解析 | 第21-23页 |
3.1.1 债务利率与利率政策 | 第21页 |
3.1.2 投资与企业投资行为 | 第21-22页 |
3.1.3 非效率投资 | 第22页 |
3.1.4 企业所有权性质以及信贷歧视 | 第22-23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3.2.1 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 第23-24页 |
3.2.2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融资约束理论 | 第24-25页 |
3.2.3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债务治理理论 | 第25页 |
3.3 利率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 | 第25-29页 |
3.3.1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理论 | 第25-26页 |
3.3.2 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模型 | 第26-28页 |
3.3.3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 | 第28-29页 |
3.3.4 理论评述 | 第29页 |
3.4 假设提出 | 第29-31页 |
4 利率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模型设计 | 第31-37页 |
4.1 数据选取 | 第31-32页 |
4.2 变量选择 | 第32-35页 |
4.2.1 因变量的选取 | 第32-33页 |
4.2.2 自变量选取 | 第33页 |
4.2.3 利率与投资效率模型相关控制变量 | 第33-35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35-37页 |
4.3.1 利率对企业投资支出的计量模型 | 第35-36页 |
4.3.2 Ridardson残差模型 | 第36-37页 |
5 利率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37-47页 |
5.1 利率对企业投资支出影响的总体检验 | 第37-40页 |
5.1.1 利率对企业投资支出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38页 |
5.1.2 利率对企业投资支出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5.1.3 利率对企业投资支出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5.2 利率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总体检验 | 第40-45页 |
5.2.1 Richardson残差模型的检验 | 第40-41页 |
5.2.2 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分组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5.2.3 利率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分组回归检验 | 第42-45页 |
5.3 利率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第45-47页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第47-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基于本文研究的政策启示 | 第47-49页 |
6.2.1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资本市场 | 第47-48页 |
6.2.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 第48页 |
6.2.3 加强对利率政策的指导作用,帮助投资者正确投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