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第10-12页 |
2 夜视图像彩色融合方法 | 第12-25页 |
2.1 引言 | 第12页 |
2.2 色彩传递理论 | 第12-18页 |
2.2.1 色彩空间 | 第12-16页 |
2.2.2 色彩传递算法 | 第16-18页 |
2.3 基于彩色空间映射的色彩传递算法 | 第18-23页 |
2.3.1 NRL法 | 第18-20页 |
2.3.2 Toet法 | 第20-22页 |
2.3.3 基于YUV空间映射彩色融合方法 | 第22-23页 |
2.4 小结 | 第23-25页 |
3 基于融合与色彩传递夜视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 | 第25-32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夜视微光和红外图像融合算法 | 第25-29页 |
3.2.1 图像融合 | 第25-26页 |
3.2.2 非负矩阵分解理论 | 第26-28页 |
3.2.3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夜视微光和红外图像融合 | 第28-29页 |
3.3 基于融合与色彩传递的夜视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 | 第29-31页 |
3.3.1 算法原理 | 第29-30页 |
3.3.2 算法流程 | 第30页 |
3.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4 一种颜色对比度增强的微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 | 第32-44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算法原理 | 第32-33页 |
4.3 算法步骤 | 第33页 |
4.4 基于HSI空间夜视图像颜色对比度增强算法 | 第33-39页 |
4.4.1 图像预处理 | 第33-35页 |
4.4.2 红外目标分割 | 第35-37页 |
4.4.3 HSI空间线性融合 | 第37-38页 |
4.4.4 色彩传递和颜色对比度增强 | 第38-39页 |
4.5 融合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4.6 小结 | 第43-44页 |
5 基于双通道夜视视频图像融合和色彩传递实时系统 | 第44-54页 |
5.1 图像融合光学系统 | 第44-46页 |
5.1.1 异光轴系统 | 第45页 |
5.1.2 同光轴系统 | 第45-46页 |
5.2 软件融合系统的实现 | 第46-50页 |
5.2.1 图像融合系统软件融合结构 | 第47-48页 |
5.2.2 软件融合系统实时融合效果 | 第48-50页 |
5.3 硬件融合系统 | 第50-53页 |
5.3.1 硬件结构 | 第50-51页 |
5.3.2 算法的优化 | 第51-52页 |
5.3.3 融合结果显示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4页 |
6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附录A:NMF迭代公式的推导 | 第61-63页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