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2.1 文化产业 | 第14-15页 |
2.1.1 文化产业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文化产业的特征 | 第14-15页 |
2.2 文化产业人才 | 第15-16页 |
2.2.1 文化产业人才定义 | 第15页 |
2.2.2 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 第15-16页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2.3.2 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页 |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现状 | 第18-30页 |
3.1 翁牛特旗文化资源概貌 | 第18-19页 |
3.2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状况 | 第19-25页 |
3.2.1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基本状况 | 第19-20页 |
3.2.2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规划 | 第20-21页 |
3.2.3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管理体制 | 第21-22页 |
3.2.4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 | 第22-25页 |
3.3 翁牛特旗文化产人_才队伍建设问题诊断 | 第25-30页 |
3.3.1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失衡 | 第25-26页 |
3.3.2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缺乏 | 第26页 |
3.3.3 文化产业人才管理体制落后 | 第26-27页 |
3.3.4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3.3.5 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开发落后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先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借鉴 | 第30-35页 |
4.1 先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 第30-32页 |
4.1.1 北京市 | 第30页 |
4.1.2 台湾 | 第30页 |
4.1.3 杭州市 | 第30-31页 |
4.1.4 丽江市 | 第31页 |
4.1.5 昆明市 | 第31页 |
4.1.6 深圳市 | 第31-32页 |
4.2 先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对翁牛特旗的启示 | 第32-35页 |
4.2.1 完善文化产业人才相关政策、制度 | 第32页 |
4.2.2 量化考核,完善管理体制 | 第32页 |
4.2.3 加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优化管理机制 | 第32-34页 |
4.2.4 以文化传承和保护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设置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对策 | 第35-46页 |
5.1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考 | 第35-36页 |
5.1.1 指导思想 | 第35页 |
5.1.2 发展目标 | 第35-36页 |
5.1.3 发展原则 | 第36页 |
5.2 翁牛特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 第36-43页 |
5.2.1 完善文化产业人才政策 | 第36-37页 |
5.2.2 建立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 | 第37-38页 |
5.2.3 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机制 | 第38-43页 |
5.3 保障实施 | 第43-46页 |
5.3.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44页 |
5.3.2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 第44页 |
5.3.3 加大宣传力度 | 第44页 |
5.3.4 加强目标管理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访谈提纲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