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公允价值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2.2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页 |
| 1.2.3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运用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1.2.4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 相关理论概述及比较 | 第17-23页 |
| 2.1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 2.2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 第19-20页 |
| 2.3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 第20-21页 |
| 2.4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国际比较 | 第21-23页 |
| 3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 | 第23-30页 |
| 3.1 总体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 3.2 动因分析 | 第25-26页 |
| 3.3 经济后果分析 | 第26-27页 |
| 3.4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较少应用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 3.5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4 基于XX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 第30-38页 |
| 4.1 公司简介 | 第30页 |
| 4.2 XX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管理办法 | 第30-31页 |
| 4.3 基于XX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案例分析 | 第31-36页 |
| 4.3.1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背景分析 | 第31页 |
| 4.3.2 公司的在建投资性房地产能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第31-33页 |
| 4.3.3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分析 | 第33-34页 |
| 4.3.4 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34-36页 |
| 4.4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 5 完善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的建议 | 第38-41页 |
| 5.1 共享房地产交易信息平台 | 第38页 |
| 5.2 完善公允价值的评估制度 | 第38-39页 |
| 5.3 严格限制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条件 | 第39页 |
| 5.4 加强会计准则执行监管 | 第39页 |
| 5.5 在建工程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 第39页 |
| 5.6 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 第39-41页 |
| 6 结论与不足 | 第41-43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 6.2 不足之处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附录 | 第47-4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