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法律界定第10-26页
    第一节 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概述第10-14页
        一、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概念第10-12页
        二、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发展溯源第12-13页
        三、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第13-14页
    第二节 美国、欧盟对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界定第14-16页
        一、美国对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法律界定第14-15页
        二、欧盟对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法律界定第15-16页
    第三节 我国对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界定第16-26页
        一、我国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概念第16-19页
        二、我国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权利特征第19-20页
        三、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的区分第20-26页
第二章 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国际比较第26-39页
    第一节 有关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国际公约第26-34页
        一、《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第26-31页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31-33页
        三、《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33页
        四、《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33-34页
    第二节 美国与欧盟工业产品外观设计保护的实践第34-36页
        一、美国工业产品外观设计保护的实践第34-35页
        二、欧盟工业产品外观设计保护的实践第35-36页
    第三节 两种工业产品外观设计保护标准的解析第36-39页
        一、立法模式的差异第36-37页
        二、保护范围的差异第37-38页
        三、管辖法院的差异第38-39页
第三章 我国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第39-50页
    第一节 我国保护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现状第39-40页
        一、《专利法》对外观设计的保护第39页
        二、《著作权法》对外观设计的保护第39-40页
        三、《商标法》对外观设计的保护第40页
    第二节 我国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不足第40-50页
        一、我国外观设计保护时间问题第40-41页
        二、外观设计专利判断主体不明确第41-43页
        三、审查标准对创新的保护力度不足第43-46页
        四、对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缺失第46-50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建议第50-62页
    第一节 创新外观设计保护体系与期限第50-53页
        一、提升注册制外观设计标准第50-51页
        二、增设非注册外观设计制度第51-53页
    第二节 明确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主体第53-56页
        一、沿用新颖性判断主体第53-54页
        二、引入创造性判断主体第54-56页
    第三节 完善创造性标准第56-58页
        一、构建创造性标准的完整体系第56-57页
        二、完善检索与审查机制第57-58页
    第四节 将局部外观设计纳入保护范围第58-62页
        一、对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的立法保护第59页
        二、明确审查标准与判断主体第59-60页
        三、局部外观设计申请的实务指引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电动城市客车驱动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下一篇:车用微槽型旋转密封环润滑状态预测与动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