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其他机械元件论文

车用微槽型旋转密封环润滑状态预测与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第14-23页
        1.2.1 旋转密封润滑特性研究概况第14-19页
        1.2.2 流体润滑空化效应研究概况第19-20页
        1.2.3 旋转密封槽型优化研究概况第20-22页
        1.2.4 旋转密封动力学研究概况第22-23页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微槽型旋转密封润滑状态预测模型第25-55页
    2.1 微槽型旋转密封流体润滑模型第25-37页
        2.1.1 表面微槽型旋转密封几何结构第25-26页
        2.1.2 流体润滑控制方程第26-27页
        2.1.3 有限体积方法第27-28页
        2.1.4 贴体坐标变换第28-30页
        2.1.5 方程离散第30-33页
        2.1.6 方程求解算法第33-34页
        2.1.7 流体润滑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4-37页
    2.2 粗糙峰接触模型第37-40页
        2.2.1 粗糙表面统计学描述方法第38页
        2.2.2 统计学接触模型第38-40页
    2.3 旋转密封润滑状态预测模型第40-46页
        2.3.1 旋转密封受力分析第40-41页
        2.3.2 数值求解方法第41-42页
        2.3.3 润滑状态预测第42-45页
        2.3.4 脱开转速回归分析第45-46页
    2.4 润滑状态预测模型有效性验证第46-50页
        2.4.1 试验方案第46-47页
        2.4.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7-50页
    2.5 脱开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第50-54页
        2.5.1 槽数的影响第51页
        2.5.2 周向槽台比的影响第51-52页
        2.5.3 径向槽坝比的影响第52页
        2.5.4 槽深的影响第52-53页
        2.5.5 螺旋角的影响第53-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质量守恒空化边界条件下旋转密封动态特性参数研究第55-79页
    3.1 基于质量守恒空化边界条件的旋转密封润滑模型第55-60页
        3.1.1 统一控制方程第55-57页
        3.1.2 控制方程数值离散方法第57-59页
        3.1.3 求解方法第59-60页
    3.2 旋转密封空化特性分析第60-64页
        3.2.1 不同空化边界条件下空化区域对比分析第60-62页
        3.2.2 不同空化边界条件下润滑特性参数对比分析第62-64页
    3.3 空化现象试验验证第64-68页
        3.3.1 试验方案第64-65页
        3.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5-68页
    3.4 旋转密封动态特性参数求解模型第68-71页
        3.4.1 摄动法推导动态特性参数控制方程第68-70页
        3.4.2 动态特性参数求解算法第70页
        3.4.3 动态特性参数求解方法有效性验证第70-71页
    3.5 动态刚度试验验证第71-73页
        3.5.1 试验方案第71-72页
        3.5.2 试验结果第72-73页
    3.6 不同空化边界条件下动态特性参数对比分析第73-77页
        3.6.1 不同工作转速下动态特性参数变化规律第73-75页
        3.6.2 不同工作压力下动态特性参数变化规律第75-77页
    3.7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微槽型旋转密封槽型优化研究第79-99页
    4.1 槽型形线参数化方法第79-81页
    4.2 旋转密封槽型优化设计模型第81-82页
        4.2.1 设计变量第81页
        4.2.2 约束条件第81页
        4.2.3 优化目标第81-82页
        4.2.4 优化算法第82页
        4.2.5 优化计算流程第82页
    4.3 槽型优化设计分析第82-86页
    4.4 试验验证第86-90页
        4.4.1 摩擦因数对比第87-89页
        4.4.2 油膜动态刚度对比第89-90页
    4.5 槽数对优化槽形线的影响第90-92页
    4.6 结构总体参数对优化槽形线的影响第92-98页
        4.6.1 结构尺寸对优化槽形线的影响第92-94页
        4.6.2 优化槽润滑特性参数回归分析第94-98页
    4.7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5章 旋转密封动力学特性研究第99-117页
    5.1 旋转密封动力学模型第99-101页
        5.1.1 旋转密封受力分析第99-100页
        5.1.2 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第100-101页
    5.2 旋转密封动态特性分析第101-108页
        5.2.1 实际充油工况第101-103页
        5.2.2 压力冲击工况第103-106页
        5.2.3 转速冲击工况第106-108页
    5.3 考虑蠕动的旋转密封动力学模型第108-112页
        5.3.1 旋转密封受力分析第109-111页
        5.3.2 数值计算方法第111-112页
    5.4 旋转密封蠕动特性分析第112-115页
        5.4.1 旋转轴轴向振动对旋转密封蠕动特性的影响第112-114页
        5.4.2 表面微槽类型对旋转密封蠕动特性的影响第114-115页
    5.5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结论与展望第117-121页
    全文的主要结论第117-119页
    创新点第119-120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29-131页
    学术论文第129-130页
    发明专利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作者简介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两岸诽谤罪立法与适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