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ss Spar平台湿拖与扶正性能数值与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立柱式平台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立柱式平台的总体结构和特点 | 第12-15页 |
| ·立柱式平台的发展 | 第15-16页 |
| ·立柱式平台的研究热点 | 第16-17页 |
| ·Spar 平台湿拖与扶正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数值计算基本理论 | 第21-38页 |
| ·三维势流理论 | 第21-25页 |
| ·坐标系 | 第21页 |
| ·速度势问题 | 第21-25页 |
| ·浮式结构物在波浪上的运动 | 第25-31页 |
| ·浮式结构物在线性不规则波浪激励下的运动 | 第25-27页 |
|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 第26-27页 |
| ·回复力刚度 | 第27页 |
| ·线性波浪激励下的运动方程 | 第27页 |
| ·浮式结构物的运动方程 | 第27-31页 |
| ·时延函数 | 第28-30页 |
| ·运动方程的分解 | 第30-31页 |
| ·载荷的计算 | 第31-37页 |
| ·风载荷 | 第31页 |
| ·波浪载荷 | 第31-36页 |
| ·一阶波浪激励力 | 第33页 |
| ·简化的二阶波浪力 | 第33-35页 |
| ·波浪漂移阻尼 | 第35-36页 |
| ·流载荷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Spar 平台湿拖水动力性能模型试验 | 第38-51页 |
| ·Spar 平台模型设计 | 第38-41页 |
| ·湿拖海况 | 第41-47页 |
| ·试验内容与测试分析 | 第47-50页 |
| ·试验设备 | 第47-48页 |
| ·静水试验 | 第48-49页 |
| ·白噪声试验 | 第49页 |
| ·不规则波和风浪流试验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Spar 平台湿拖水动力性能的计算与分析 | 第51-79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51页 |
| ·运动性能分析 | 第51-66页 |
| ·运动固有周期和阻尼系数 | 第51-53页 |
| ·运动附加质量和势流阻尼 | 第53-57页 |
| ·运动RAO | 第57-60页 |
| ·湿拖海况中的运动响应 | 第60-66页 |
| ·垂荡板典型位置相对波浪升高 | 第66-73页 |
| ·静水湿拖阻力 | 第73-74页 |
| ·湿拖海况中的环境载荷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五章 Spar 平台扶正过程的试验研究和计算 | 第79-94页 |
| ·扶正试验模型的设计 | 第79-82页 |
| ·扶正试验方法 | 第82-84页 |
| ·扶正过程计算分析 | 第84-93页 |
| ·Spar 平台的运动 | 第84-91页 |
| ·硬舱与桁架之间的纵向弯矩 | 第91-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和结论 | 第94-95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9-10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