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概述 | 第9-22页 |
1.1 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组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3页 |
1.1.1 变电站蓄电池组使用寿命问题 | 第10-11页 |
1.1.2 蓄电池运行中存在突发情况 | 第11-12页 |
1.1.3 电池标称寿命和设计寿命不一致分析 | 第12-13页 |
1.2 引进蓄电池内阻测试的必要性 | 第13-20页 |
1.2.1 现有运维方法存在不足 | 第13-17页 |
1.2.2 运维中测试蓄电池内阻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1.3 蓄电池内阻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内阻测试技术原理分析 | 第22-40页 |
2.1 蓄电池的原理 | 第22-29页 |
2.1.1 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化学原理 | 第22-23页 |
2.1.2 蓄电池常见的失效模式 | 第23-25页 |
2.1.3 蓄电池组的容量 | 第25-27页 |
2.1.4 变电站蓄电池组的特性 | 第27-29页 |
2.2 蓄电池内阻的原理 | 第29-32页 |
2.2.1 静态内阻 | 第29-30页 |
2.2.2 动态内阻 | 第30页 |
2.2.3 影响电池内阻的常见因素 | 第30-32页 |
2.3 蓄电池内阻测试的原理 | 第32-39页 |
2.3.1 铅酸蓄电池内阻的测量方法 | 第33-36页 |
2.3.2 实际维护中对内阻测试装置的选用 | 第36-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VRLA内阻测试在维护上的作用 | 第40-52页 |
3.1 验证蓄电池的一致性 | 第40页 |
3.2 作为电压监测的补充 | 第40-42页 |
3.3 VRLA内阻与容量的关系 | 第42-46页 |
3.3.1 蓄电池容量的在线诊断技术 | 第42-43页 |
3.3.2 电池内阻数值与容量的关系 | 第43-45页 |
3.3.3 内阻变化趋势与容量的关系 | 第45-46页 |
3.4 防止性能突变 | 第46-47页 |
3.5 防止电池开路 | 第47-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VRLA内阻测试在维护上的局限性 | 第52-60页 |
4.1 内阻值在获取上的局限性 | 第52-54页 |
4.1.1 单体电池内阻值 | 第52-53页 |
4.1.2 蓄电池结构影响了内阻测试的准确性 | 第53-54页 |
4.2 VRLA内阻与容量对应关系的局限性 | 第54-59页 |
4.2.1 VRLA内阻值与自身容量不对应 | 第54-56页 |
4.2.2 VRLA内阻值变化趋势与自身容量不对应 | 第56页 |
4.2.3 VRLA内阻与容量对应关系的局限性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60-61页 |
5.1.1 积极的意义 | 第60页 |
5.1.2 局限性不可忽视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5.2.1 投产前加强内阻测试 | 第61页 |
5.2.2 安装固定式蓄电池监测装置 | 第61-62页 |
5.2.3 蓄电池日常运维要求的改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