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22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2-24页 |
一、“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来临和影响 | 第24-27页 |
(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 第24-25页 |
(二)“互联网+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第25-27页 |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概述 | 第27-34页 |
(一)“互联网+教育”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新要求 | 第27-28页 |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要素及结构 | 第30-32页 |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与传统教学设计能力的区别 | 第32-34页 |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考查 | 第34-48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34-35页 |
(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 第35-37页 |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 | 第37-48页 |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现存问题与归因分析 | 第48-54页 |
(一)现存问题 | 第48-49页 |
(二)归因分析 | 第49-54页 |
五、“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策略 | 第54-59页 |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外部环境 | 第54-55页 |
(二)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体系 | 第55-57页 |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建设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