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视角下我国出口产品依市定价能力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导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问题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8页
        1.2.1 国内外关于汇率传递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2 国内外关于依市定价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3 文献述评与本文特色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第18-21页
        1.4.1 研究目标第18-19页
        1.4.2 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31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汇率传递第21页
        2.1.2 依市定价能力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7页
        2.2.1 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第22-24页
        2.2.2 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理论第24-27页
    2.3 汇率传递的经济效应第27-31页
        2.3.1 汇率传递的微观经济效应第27-29页
        2.3.2 汇率传递的宏观经济效应第29-31页
第3章 人民币汇率传递与依市定价能力关系的理论分析第31-43页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及汇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第31-35页
        3.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第31-34页
        3.1.2 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变化趋势第34页
        3.1.3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趋势第34-35页
    3.2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第35-39页
        3.2.1 我国出口贸易的流量分析第35-36页
        3.2.2 我国出口贸易的方式和结构分析第36-39页
        3.2.3 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价格分析第39页
    3.3 汇率传递效应与依市定价能力间的作用机理及内在联系第39-43页
        3.3.1 汇率传递效应对依市定价能力的作用机理第39-40页
        3.3.2 汇率传递效应与依市定价能力的内在联系第40-43页
第4章 汇率传递效应与出口依市定价能力的实证分析第43-55页
    4.1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指标的选取第43-45页
        4.1.1 实证模型与方法选取第43页
        4.1.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3-45页
    4.2 实证相关检验第45-46页
        4.2.1 平稳性检验第45-46页
        4.2.2 协整关系检验第46页
    4.3 面板模型的选择第46-47页
    4.4 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第47-55页
        4.4.1 各行业的长期汇率传递估计第47-50页
        4.4.2 各个行业的短期汇率传递估计第50-52页
        4.4.3 各个行业出口依市定价能力估计值第52-55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5-59页
    5.1 研究结论第55-56页
    5.2 政策建议第56-58页
        5.2.1 合理控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区间第56页
        5.2.2 善于利用汇率避险方式第56-57页
        5.2.3 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57-58页
        5.2.4 改善对外出口贸易结构第58页
    5.3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GF-β超家族成员dvrl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原肠胚运动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下一篇:教育语义图示的模型构建与应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