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 机器人离线编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BW_OLP总体方案第19-25页
    2.1 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第19-20页
    2.2 系统运行平台与开发方式第20-21页
    2.3 系统组成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机器人离线编程关键技术第25-32页
    3.1 机器人轨迹规划第25-26页
        3.1.1 直线规划第25页
        3.1.2 圆弧规划第25-26页
        3.1.3 曲线规划第26页
    3.2 机器人标定第26-31页
        3.2.1 工件标定原理第26-27页
        3.2.2 工件标定方法第27-29页
        3.2.3 机器人基坐标系标定原理第29页
        3.2.4 机器人基坐标系标定方法第29-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实现第32-43页
    4.1 路径获取与处理第32-34页
        4.1.1 路径获取第32-33页
        4.1.2 路径处理第33-34页
    4.2 位姿调整第34-36页
        4.2.1 工具坐标系位姿调整第35-36页
        4.2.2 世界坐标系位姿调整第36页
    4.3 数据转换第36-38页
    4.4 运动仿真第38-40页
        4.4.1 工具仿真第38-39页
        4.4.2 机器人仿真第39-40页
    4.5 后置处理第40-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应用第43-56页
    5.1 机器人打磨第43-52页
        5.1.1 打磨系统软硬件构成第44-46页
        5.1.2 打磨轨迹离线编程第46-50页
        5.1.3 工艺参数分析第50-51页
        5.1.4 结果分析第51-52页
    5.2 机器人去毛刺第52-55页
        5.2.1 去毛刺系统构成第52-53页
        5.2.2 去毛刺轨迹离线编程第53-54页
        5.2.3 结果分析第54-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主观题自动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我国排污权初始分配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