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评估--与尖团音有关的政策选择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2页 |
|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属性 | 第7页 |
| 二、什么是政策评估 | 第7-8页 |
| 三、什么是尖团音 | 第8-10页 |
| 四、已有的研究情况 | 第10页 |
| 五、本文的思路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背景 | 第12-17页 |
| 一、切音字运动 | 第12页 |
| 二、国语统一运动 | 第12-13页 |
| 三、官方字典中第一次合并尖团音 | 第13-17页 |
| 第三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目标 | 第17-23页 |
| 一、从研制机构看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目标 | 第17-18页 |
| 二、主要政策制定者的价值取向 | 第18-19页 |
| 三、从人大报告看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目标 | 第19-20页 |
| 四、汉语拼音方案政策目标的变化 | 第20-21页 |
| 五、从更高层面看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目标 | 第21-22页 |
| 六、分析政策目标的意义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汉语拼音方案制定过程评估 | 第23-32页 |
| 一、与汉语拼音方案有关的政策制定过程 | 第23-24页 |
| 二、有误导嫌疑的征求意见过程 | 第24-25页 |
| 三、选择性的决策程序 | 第25-26页 |
| 四、有缺陷的政策方案 | 第26-27页 |
| 五、缺乏信度的尖团音调查 | 第27-29页 |
| 六、存疑的普通话语音采集 | 第29-32页 |
| 第五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政策效果评估 | 第32-41页 |
| 一、调查步骤 | 第32-34页 |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 四、合并尖团音导致的政策效果 | 第38-41页 |
| 第六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合法性分析 | 第41-45页 |
| 一、从不同角度看汉语拼音方案的合法性 | 第41-42页 |
| 二、合法化过程中的特殊推动力 | 第42-43页 |
| 三、合法化过程的前景 | 第43-45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 | 第49-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