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槽帮 | 第11-14页 |
1.1.1 槽帮的介绍和发展 | 第11-12页 |
1.1.2 槽帮的使用工况 | 第12-13页 |
1.1.3 槽帮的常见成分和工艺 | 第13-14页 |
1.2 微合金化钢 | 第14-15页 |
1.2.1 微合金化钢的强韧化理论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微合金钢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3 亚温淬火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7-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实验材料成分设计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2 实验材料成分设计 | 第18页 |
2.2 Y型试样的制备及炉料的熔炼和浇铸 | 第18-20页 |
2.2.1 砂型的制备 | 第19页 |
2.2.2 铸件浇铸系统设计 | 第19-20页 |
2.2.3 熔炼浇铸 | 第20页 |
2.2.4 铸件清理 | 第20页 |
2.3 钢的临界点模拟计算 | 第20-21页 |
2.4 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 第21-24页 |
2.4.1 材料的正火工艺的制定 | 第21-22页 |
2.4.2 材料的淬火工艺的制定 | 第22页 |
2.4.3 材料的回火工艺的制定 | 第22-23页 |
2.4.4 热处理工艺曲线 | 第23-24页 |
2.5 金相组织及成分分析 | 第24页 |
2.6 力学性能的测量 | 第24-26页 |
2.6.1 拉伸性能的测量 | 第25页 |
2.6.2 冲击韧度的测量 | 第25-26页 |
2.6.3 布氏硬度的测量 | 第26页 |
2.7 摩擦磨损试验 | 第26-29页 |
2.7.1 摩擦磨损试验机 | 第26-27页 |
2.7.2 实验条件 | 第27页 |
2.7.3 摩擦磨损性能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 第29-41页 |
3.1 试验钢的凝固组织分析 | 第29-31页 |
3.2 正火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亚温淬火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1 亚温淬火工艺对 20CrSiMnTiMoNb的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亚温淬火工艺对 20CrSiMnMo的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亚温淬火工艺对 20CrSiMnMoB的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亚温淬火工艺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3.5 三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 | 第38-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槽帮钢的摩擦磨损试验 | 第41-59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材料的摩擦磨损 | 第41-43页 |
4.2.1 材料的摩擦 | 第41-42页 |
4.2.2 材料的磨损 | 第42-43页 |
4.3 20CrSiMnTiMoNb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 第43-48页 |
4.3.1 20CrSiMnTiMoNb的摩损形貌分析 | 第43-45页 |
4.3.2 20CrSiMnTiMoNb的摩擦系数分析 | 第45-46页 |
4.3.3 20CrSiMnTiMoNb的比磨损率分析 | 第46-48页 |
4.4 20CrSiMnMo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 第48-52页 |
4.4.1 20CrSiMnMo的摩损形貌分析 | 第48-50页 |
4.4.2 20CrSiMnMo的摩擦系数分析 | 第50-51页 |
4.4.3 20CrSiMnMo的比磨损率分析 | 第51-52页 |
4.5 20CrSiMnMoB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 第52-56页 |
4.5.1 20CrSiMnMoB的磨痕形貌分析 | 第52-54页 |
4.5.2 20CrSiMnMoB的摩擦系数分析 | 第54-55页 |
4.5.3 20CrSiMnMoB的比磨损率分析 | 第55-56页 |
4.6 三种材料耐磨性的比较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实验结论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