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导言 | 第7-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 本论文调研情况说明 | 第17-21页 |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21页 |
2.2 当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21-22页 |
2.3 新疆特殊场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22-24页 |
3.巩固和加强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 第24-31页 |
3.1 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 第24-27页 |
3.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客体——谁来说、对谁说 | 第24-25页 |
3.1.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说什么 | 第25-26页 |
3.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式——怎么说 | 第26-27页 |
3.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效果——说得怎么样 | 第27页 |
3.2 巩固和加强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时代价值 | 第27-31页 |
3.2.1 实现高校教育目标和新疆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 | 第27-28页 |
3.2.2 高校自觉抵御三股势力渗透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 第28-29页 |
3.2.3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实现舆论调控的需要 | 第29页 |
3.2.4 整合社会思想和凝聚人心的需要 | 第29-31页 |
4.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境遇 | 第31-42页 |
4.1 新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31-34页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理论已占据主导地位 | 第31页 |
4.1.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队伍建设比较成熟 | 第31-33页 |
4.1.3 适合新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基本形成 | 第33页 |
4.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第33-34页 |
4.2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34-42页 |
4.2.1 西方社会思潮、多元文化和宗教渗透带来的话语博弈 | 第37-39页 |
4.2.2 网络新媒体异军突起带来的话语选择多样化 | 第39页 |
4.2.3 少数民族师生国家通用语水平不足带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传播弱化 | 第39-40页 |
4.2.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现实世界的能力需要提高 | 第40-41页 |
4.2.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与时代化能力有待加强 | 第41-42页 |
5.巩固和加强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路径 | 第42-62页 |
5.1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夯实话语理论基础 | 第42-50页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44-45页 |
5.1.2 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 | 第45-47页 |
5.1.3 强化“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丰富意识形态建设内容 | 第47-48页 |
5.1.4 重视新疆“三史”和区情教育,完善马克思主义话语学科建设 | 第48-50页 |
5.1.5 确保教育内容“三贴近”,提高意识形态理论教育成效 | 第50页 |
5.2 与时俱进,全方位多渠道搭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载体和平台 | 第50-55页 |
5.2.1 高水平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搭建好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平台 | 第51-52页 |
5.2.2 创新话语方式和载体,畅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渠道 | 第52-53页 |
5.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氛围 | 第53-54页 |
5.2.4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堡垒 | 第54-55页 |
5.2.5 力促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对接,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平台 | 第55页 |
5.3 以人为本,促进理论自信与实践自信相融合以增强话语能力 | 第55-59页 |
5.3.1 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提升话语主导权和影响力 | 第56-57页 |
5.3.2 切实满足各族教职工合理的利益诉求,巩固话语主体和阵地 | 第57-58页 |
5.3.3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能力 | 第58页 |
5.3.4 努力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反差 | 第58-59页 |
5.4 优化原则,建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机制以保障话语效果 | 第59-62页 |
5.4.1 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则 | 第59-60页 |
5.4.2 构建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保障制度 | 第60页 |
5.4.3 建立新疆高校专门的师生队伍管理制度保证话语效果 | 第60-61页 |
5.4.4 建立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