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3页 |
1.1 小球藻及其应用 | 第10-12页 |
1.1.1 小球藻形态及其分布 | 第10页 |
1.1.2 小球藻细胞的营养价值 | 第10-11页 |
1.1.3 小球藻的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 | 第11-12页 |
1.2 小球藻粉生产工艺概述 | 第12-19页 |
1.2.1 小球藻培养方式简介 | 第12-14页 |
1.2.2 小球藻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 | 第14-16页 |
1.2.3 微藻采收工艺简介 | 第16-17页 |
1.2.4 微藻粉干燥工艺简介 | 第17-18页 |
1.2.5 小球藻采收、干燥工艺 | 第18-19页 |
1.3 小球藻粉生产过程中杂菌控制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1.3.1 蛋白核小球藻粉生产工艺流程 | 第19-20页 |
1.3.2 液体灭菌常用方法简介 | 第20-21页 |
1.3.3 固体灭菌常用方法简介 | 第21页 |
1.3.4 蛋白核小球藻粉企业菌落总数标准 | 第21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2 藻种及其异养培养 | 第24页 |
2.3 光诱导方法与条件 | 第24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4-30页 |
2.4.1 细胞量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2.4.2 叶绿素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4.3 蛋白质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2.4.4 藻粉灰分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2.4.5 藻粉水分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4.6 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第3章 稀释与光诱导过程藻液菌落总数的变化特征 | 第30-37页 |
3.1 工业NACLO溶液消毒效果考察 | 第30-31页 |
3.2 藻液稀释过程中引入杂菌考察 | 第31-32页 |
3.3 光诱导过程藻液菌落总数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3.3.1 不同季节条件下光诱导过程中藻液菌落总数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3.3.2 不同诱导水及不同反应器光诱导过程中藻液菌落总数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3.3.3 光诱导过程中空气引入杂菌的考察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藻泥中菌落总数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37-48页 |
4.1 离心过程中藻泥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 | 第37-38页 |
4.2 冷藏过程中藻泥菌落总数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 第38页 |
4.3 水洗藻泥除菌效果考察 | 第38-40页 |
4.4 藻泥除菌方法探索 | 第40-47页 |
4.4.1 藻泥巴氏消毒效果考察 | 第40-42页 |
4.4.2 藻泥微波灭菌效果考察 | 第42-44页 |
4.4.3 藻泥瞬时高温灭菌效果考察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喷雾干燥条件对藻粉中菌落总数的影响及藻粉中菌落总数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48-58页 |
5.1 不同喷雾干燥条件对藻粉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48-50页 |
5.1.1 不同进出风温度对藻粉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5.1.2 冷却风对藻粉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 烘箱加热处理杀菌对藻粉品质的影响 | 第50-53页 |
5.2.1 烘箱加热处理对藻粉菌落总数及藻粉品质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2 烘箱加热处理对不同来源的藻粉杀菌效果考察 | 第51-53页 |
5.3 离子辐照对藻粉菌落总数及藻粉品质的影响 | 第53页 |
5.4 高速电子辐照对藻粉菌落总数及藻粉品质的影响 | 第53-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