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移动应用商城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用户接受行为理论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阶段模型 | 第13-16页 |
·第二阶段模型 | 第16-18页 |
·第三阶段模型 | 第18-20页 |
·第四阶段模型 | 第20-23页 |
·感知价值的理论综述 | 第23-30页 |
·感知的含义 | 第23-24页 |
·感知价值的含义 | 第24-26页 |
·感知价值的特性 | 第26-27页 |
·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构成 | 第27-29页 |
·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因子 | 第29-30页 |
·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 第30-33页 |
·基于TAM 模型的移动业务的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基于UTAUT 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移动应用商城现状分析 | 第33-41页 |
·移动应用商城 | 第33-35页 |
·移动应用商城起源和发展 | 第33-35页 |
·移动应用商城的定义 | 第35页 |
·我国移动应用商城发展的现状 | 第35-38页 |
·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 简介 | 第36-37页 |
·其他移动应用商城简介 | 第37-38页 |
·移动应用商城发展中的问题 | 第38-40页 |
·应用程序数量与质量的欠缺 | 第38页 |
·平台分类过于简单 | 第38页 |
·支付模式不完善 | 第38-39页 |
·市场宣传的短板 | 第39页 |
·版权保护的缺陷 | 第39页 |
·多平台接入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41-55页 |
·理论模型的提出和解释 | 第41-43页 |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模型的解释 | 第43页 |
·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 | 第43-45页 |
·UTAUT | 第43-44页 |
·感知价值理论 | 第44-45页 |
·变量定义及测量 | 第45-49页 |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49-50页 |
·问卷设计内容 | 第49页 |
·问卷的发放 | 第49-5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页 |
·信度分析 | 第50-51页 |
·效度分析 | 第51页 |
·结构方程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分析 | 第55-6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量表信度检验 | 第56页 |
·量表效度检验 | 第56-58页 |
·内容效度 | 第57页 |
·结构效度 | 第57-58页 |
·结构方程分析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71页 |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3-65页 |
·绩效期望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第63页 |
·努力期望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第63-64页 |
·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第64页 |
·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的影响 | 第64页 |
·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第64页 |
·行为意愿和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第64-65页 |
·研究启发与建议 | 第65-68页 |
·提高应用程序的质量 | 第65页 |
·打造便捷的操作平台,完善产品的支付模式 | 第65-66页 |
·进行合理的市场宣传 | 第66-67页 |
·差异化运营并全力保护产品的版权 | 第67页 |
·提供便利的接入条件 | 第67-68页 |
·研究贡献和创新点 | 第68页 |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