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磷烯的概述 | 第9-12页 |
1.1.1 结构特征 | 第9-10页 |
1.1.2 电学性质 | 第10-11页 |
1.1.3 实验制备及应用 | 第11-12页 |
1.2 砷烯的概述 | 第12-13页 |
1.2.1 结构特征 | 第12-13页 |
1.2.2 电学性质 | 第13页 |
1.3 磷砷的概述 | 第13-16页 |
1.3.1 引言 | 第13-14页 |
1.3.2 实验制备 | 第14页 |
1.3.3 已有结构 | 第14-16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概述 | 第17-23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21页 |
2.1.1 Born-Oppenheimer绝热近似 | 第17页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7页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17-20页 |
2.1.4 交换关联泛函 | 第20-21页 |
2.1.5 平面波赝势 | 第21页 |
2.2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2.1 能带结构的计算 | 第21-22页 |
2.2.2 热力学稳定性 | 第22-23页 |
第3章 二维磷砷新结构的预测及物性研究 | 第23-32页 |
3.1 引言 | 第23-24页 |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24-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3.3.1 晶体结构 | 第25-26页 |
3.3.2 稳定性评估 | 第26-28页 |
3.3.3 电子结构特征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2-34页 |
4.1 总结 | 第32页 |
4.2 展望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40页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