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大陆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 港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人文性的解读 | 第16-29页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关系 | 第16-20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 | 第16-17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与人文精神 | 第17-19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人文精神 | 第19页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式、手段与人文精神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人文性的解读 | 第20-25页 |
一、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性不足 | 第21-22页 |
二、教学方法中的人文性不足 | 第22-23页 |
三、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不足 | 第23-24页 |
四、评价方式难以体现人文精神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中学思想政治课人文性欠缺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一、科学主义的影响 | 第25-26页 |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三、教学活动过程的影响 | 第27-28页 |
四、人文教育自身特殊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 第29-44页 |
第一节 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实践 | 第29-36页 |
一、在学规与校训中体现人文精神 | 第30-32页 |
二、在课业学术化与生活艺术化中培养人文精神 | 第32-33页 |
三、在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 | 第33-34页 |
四、在理想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内容概括 | 第36-44页 |
一、求学与做人——“教育为立国大本”的社会价值论 | 第37-38页 |
二、知识与学问——“通人尤重于专家”的智识结构论 | 第38-40页 |
三、智识与理想——“培养理想完整之人格”的教育宗旨论 | 第40-42页 |
四、明道与育人——脱胎于传统文化的治学论和师道观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启示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挖掘课本人文性,塑造完整人格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提倡通识教育,完善智识结构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开展实践教育,促进治学方法的提升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明确教师职责,加强人文精神的传递 | 第49-51页 |
第五节 完善评价机制,保障学科理念的贯彻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