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一) 创新点 | 第17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当前《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8-33页 |
一、《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概述 | 第18-20页 |
(一) 《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 第18页 |
(二) 《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三) 《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 第19-20页 |
二、当前《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0-33页 |
(一) 问卷调查概述 | 第20-21页 |
(二) 当前《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三) 当前《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7-33页 |
第二章 高考江苏政治卷2014年第37题、2015年第35题例述 | 第33-39页 |
一、2014-2015年高考江苏政治卷试题概览 | 第33-34页 |
(一) 2014-2015年高考江苏政治卷试题简介 | 第33页 |
(二) 2014-2015年高考江苏政治卷命题特点 | 第33-34页 |
二、高考江苏政治卷2014年第37题、2015年第35题例述 | 第34-39页 |
(一) 高考江苏政治卷2014年第37题、2015年第35题简介 | 第34-36页 |
(二) 高考江苏政治卷2014年第37题、2015年第35题命题特点 | 第36-37页 |
(三) 高考江苏政治卷2014年第37题、2015年第35题命题启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高考江苏政治卷引领下的《经济生活》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 第39-45页 |
一、深化对考试说明的解读,开展教学复习工作 | 第39-40页 |
(一) 熟知考试说明.明确考核目标 | 第39-40页 |
(二) 依照考试说明,调整教学侧重点 | 第40页 |
(三) 围绕考试说明,完善复习建议 | 第40页 |
二、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第40-41页 |
(一) 不断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完善知识储备 | 第40-41页 |
(二) 深入研究教材、社会和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第41页 |
三、利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 第41-43页 |
(一) 理解经济学公式,强化计算能力 | 第42页 |
(二) 验证问题和结论,巩固拓展和总结 | 第42-43页 |
四、开展探究训练,培养探究能力 | 第43-45页 |
(一) 提高阅读信息能力,厘清逻辑和因果关系 | 第43-44页 |
(二)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主组织答案 | 第44页 |
(三) 增强探究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探究式教学课例分析 | 第45-52页 |
一、选课依据 | 第45-46页 |
(一) 知识依据 | 第45页 |
(二) 能力依据 | 第45-46页 |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据 | 第46页 |
二、《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课例特点 | 第46-47页 |
(一) 课程内容贴近生活 | 第46页 |
(二) 易于命制计算题 | 第46-47页 |
(三) 内容具有探究性质 | 第47页 |
三、探究式教学设计 | 第47-50页 |
(一) 教学设计思路 | 第47页 |
(二) 教学目标 | 第47页 |
(三) 教学重难点 | 第47页 |
(四) 探究方法 | 第47-48页 |
(五) 教学准备 | 第48页 |
(六) 教学过程 | 第48-50页 |
四、课后反思 | 第50-52页 |
(一) 缺乏社会生活情境体验 | 第50-51页 |
(二) 需要强化数学计算训练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