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1-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对盈利模式的定义 | 第16页 |
2.2 对盈利模式的分类 | 第16-17页 |
2.3 不同盈利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17-22页 |
2.3.1 国外学者观点 | 第17-19页 |
2.3.2 国内学者观点 | 第19-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原因 | 第23-39页 |
3.1 经济新常态 | 第23-27页 |
3.1.1 经济新常态的表现 | 第23-25页 |
3.1.2 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 利率市场化 | 第27-30页 |
3.2.1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27-28页 |
3.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互联网金融 | 第30-35页 |
3.3.1 互联网时代,客户消费习惯发生改变 | 第31-32页 |
3.3.2 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冲击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 | 第32-33页 |
3.3.3 网络融资渠道多样,冲击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 | 第33-35页 |
3.4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 第35-38页 |
3.4.1 资产收益率下降 | 第35-36页 |
3.4.2 收入结构发生变动 | 第36-38页 |
3.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营业收入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4页 |
4.1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稳定性 | 第39-40页 |
4.2 稳定性研究的机理分析 | 第40页 |
4.3 盈利模式转型对营业收入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4.3.1 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4.3.2 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的波动性 | 第41-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银行绩效水平的影响 | 第44-59页 |
5.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4页 |
5.2 变量与模型构建 | 第44-48页 |
5.2.1 变量选取与意义 | 第44-46页 |
5.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8页 |
5.2.3 模型构建 | 第48页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5.3.1 全体样本银行 | 第49-52页 |
5.3.2 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组 | 第52-55页 |
5.3.3 城市商业银行组 | 第55-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6.1 坚持转型发展,多元化拓展收入来源 | 第59页 |
6.2 发挥各自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 | 第59-60页 |
6.3 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提高服务水平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