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 关于“留白”来源的研究 | 第13页 |
2. 关于“留白”引入教学过程后的界定研究 | 第13-14页 |
3. 关于“留白”在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过程研究 | 第14-15页 |
4. 关于“留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策略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3.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教学留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 第18-27页 |
(一) “留白”与教学留白的运用轨迹 | 第18-22页 |
1. “留白”理念的产生与最初运用 | 第18-19页 |
2. 从艺术留白到教学留白 | 第19-21页 |
3. 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 第21-22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教学留白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1. 主体教育理论 | 第22-23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理论 | 第23页 |
3. 发现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教学留白的实践价值 | 第23-27页 |
1. 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主体互动关系 | 第24页 |
2.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 第24-25页 |
3. 顺应新课改理念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 第25-27页 |
二、高中政治课运用教学留白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一) 教师主体:成效与挑战 | 第27-30页 |
1. 教师运用教学留白的主要成效 | 第27-28页 |
2.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28-30页 |
(二) 学生主体:积极影响与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1. 运用教学留白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 | 第30页 |
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三、高中政治课运用教学留白的对策分析 | 第32-39页 |
(一) 有关教师主体的对策 | 第32-36页 |
1. 提高留白意识 | 第32-33页 |
2. 抓住留白时机 | 第33-34页 |
3. 把握留白程度 | 第34页 |
4. 掌握留白方法 | 第34-35页 |
5. 优化留白评价 | 第35-36页 |
(二) 有关学生主体的对策 | 第36-39页 |
1. 珍惜留白时间 | 第36-37页 |
2. 注重留白参与 | 第37页 |
3. 积极适应留白方法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