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贴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涉外贴牌加工(OEM)商标侵权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涉外贴牌加工的概念、特征、区别及作用 | 第11-15页 |
一、OEM 的概念 | 第11页 |
二、涉外OEM 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三、涉外 OEM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2-14页 |
四、 涉外 OEM 产业的重要作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涉外 OEM 的商标侵权类型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涉外 OEM的现实困境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海关的商标侵权统计信息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典型的司法判例 | 第19-23页 |
第三节 对待 OEM 的商标困境的态度选择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商标侵权的混淆理论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混淆的概念及其扩张 | 第26-28页 |
一、混淆的概念 | 第26页 |
二、混淆概念的扩张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混淆可能性在美欧商标侵权认定中的立法体现 | 第28-31页 |
一、美国 | 第28-30页 |
二、欧共体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美欧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混淆可能性的考量因素 | 第31-34页 |
一、TRIPs 协议:认定混淆可能性的考量因素 | 第31-32页 |
二、美国:司法实践中关于认定混淆可能性的考量因素 | 第32-33页 |
三、欧共体:认定混淆可能性的考量因素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混淆可能性在我国商标法上的体现与不足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涉外 OEM 的商标侵权的认定及对策分析 | 第37-51页 |
第一节 涉外 OEM 商标侵权的认定结论 | 第37-41页 |
第二节 涉外 OEM 商标侵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第41-51页 |
一、涉外OEM 商标侵权的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二、涉外OEM 商标侵权认定的对策分析 | 第45-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