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0-25页
    1 学校适应概述第10-13页
        1.1 学校适应的定义第10-11页
        1.2 学校适应的结构与测量第11页
        1.3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第11-12页
        1.4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2 羞怯概述第13-18页
        2.1 羞怯的定义第13-14页
        2.2 羞怯的表现第14页
        2.3 羞怯的分类第14-16页
        2.4 羞怯的测量第16-17页
        2.5 羞怯与适应的关系第17-18页
    3 核心自我评价概述第18-20页
        3.1 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第18-19页
        3.2 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第19页
        3.3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羞怯的关系第19-20页
    4 以变量为中心与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方法概述第20-22页
        4.1 以变量为中心的分析方法第21页
        4.2 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方法第21-22页
    5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2-25页
        5.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2页
        5.2 研究框架第22-24页
        5.3 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第25-49页
    研究一 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基于变量中心的分析第25-38页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5页
            1.1 研究目的第25页
            1.2 研究假设第25页
        2 研究方法第25-27页
            2.1 被试第25-26页
            2.2 研究工具第26-27页
            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7页
        3 研究结果第27-34页
            3.1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第27-30页
                3.1.1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第27-28页
                3.1.2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第28-30页
                    3.1.2.1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第28-29页
                    3.1.2.2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年级差异第29页
                    3.1.2.3 高中生学校适应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第29-30页
            3.2 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分析第30页
            3.3 学校适应对羞怯和核心自我评价的回归分析第30-33页
            3.4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第33-34页
        4 讨论第34-38页
            4.1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分析第34页
            4.2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人口学差异分析第34-35页
            4.3 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第35-36页
            4.4 学校适应对羞怯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预测分析第36-37页
            4.5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第37-38页
    研究二 高中生羞怯与学校适应——基于个体中心的分析第38-49页
        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8页
            1.1 研究目的第38页
            1.2 研究假设第38页
        2 研究方法第38-39页
            2.1 被试第38页
            2.2 研究工具第38-39页
        3 研究结果第39-45页
            3.1 高中生羞怯的类型第39-42页
            3.2 不同羞怯群体类型的高中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2-43页
            3.3 不同羞怯群体类型在学校适应和核心自我评价的差异第43-45页
        4 讨论第45-49页
            4.1 高中生羞怯的类型及基本特点第45-47页
            4.2 高中生不同羞怯群体类型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差异第47-48页
            4.3 不同羞怯群体类型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第48-49页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第49-53页
    1 综合讨论第49-50页
        1.1 对羞怯的认识第49-50页
        1.2 羞怯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第50页
    2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第50-51页
        2.1 创新第50-51页
        2.2 不足及展望第51页
    3 本研究对教育的建议第51-53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第63-65页
    问卷一:中学生羞怯量表第63页
    问卷二:学校适应问卷第63-64页
    问卷三: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第64-65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谈我的创作实践
下一篇:高中英语优等生与后进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调查--以咸宁高中高一年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