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5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2.1 国外关于轻资产运营文献的综述 | 第15-16页 |
2.1.1 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点 | 第15-16页 |
2.2 国内关于轻资产运营文献的综述 | 第16-18页 |
2.2.1 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2 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点 | 第17页 |
2.2.3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企业的盈利模式 | 第17-18页 |
2.2.4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企业的经营风险 | 第18页 |
2.3 研究评述 | 第18-21页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21页 |
3.1.1 轻资产 | 第21页 |
3.1.2 轻资产运营模式 | 第21页 |
3.1.3 经营风险 | 第21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3.2.1 分工理论 | 第21-22页 |
3.2.2 微笑曲线理论 | 第22页 |
3.2.3 价值链理论 | 第22-23页 |
3.2.4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4 医药制造业经营风险分析 | 第25-33页 |
4.1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4.2 医药制造业经营风险识别 | 第26-27页 |
4.2.1 新药研发风险 | 第26-27页 |
4.2.2 市场风险 | 第27页 |
4.2.3 政策风险 | 第27页 |
4.3 医药制造业经营风险评价 | 第27-29页 |
4.3.1 经营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7-28页 |
4.3.2 医药制造业经营杠杆系数合理值的确定 | 第28-29页 |
4.3.3 医药制造业经营风险水平分析 | 第29页 |
4.4 轻资产运营对医药制造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 第29-33页 |
4.4.1 轻资产运营定量划分 | 第29-30页 |
4.4.2 医药制造业轻资产运营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30-31页 |
4.4.3 非参数检验 | 第31-33页 |
5 XX企业案例分析 | 第33-53页 |
5.1 XX企业案例背景介绍 | 第33页 |
5.2 XX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实施路径 | 第33-38页 |
5.2.1 培育核心竞争力 | 第33-34页 |
5.2.2 高现金储备 | 第34页 |
5.2.3 低固定资产比例 | 第34-35页 |
5.2.4 注重研发 | 第35-36页 |
5.2.5 合作生产 | 第36-37页 |
5.2.6 代理销售 | 第37-38页 |
5.2.7 小结 | 第38页 |
5.3 XX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实施效果 | 第38-41页 |
5.3.1 财务特征 | 第38-39页 |
5.3.2 效果评价 | 第39-41页 |
5.4 XX企业轻资产运营所面临的经营风险 | 第41-48页 |
5.4.1 固定资产比例过低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 第41页 |
5.4.2 无形资产价值创造不确定性 | 第41页 |
5.4.3 高研发投入强度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 第41-42页 |
5.4.4 合作生产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 第42-44页 |
5.4.5 药品销售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 第44-46页 |
5.4.6 医药政策调整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 第46-48页 |
5.5 XX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经营风险控制措施 | 第48-53页 |
5.5.1 自主生产与合作生产相结合 | 第48页 |
5.5.2 加强对合作生产的控制,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与产量 | 第48-49页 |
5.5.3 采取新的生物医药代工模式 | 第49-50页 |
5.5.4 加强新药研发,巩固核心竞争力 | 第50-51页 |
5.5.5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 第51-52页 |
5.5.6 创新营销策略 | 第52-53页 |
6 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