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DomeA地区雪冰痕量元素记录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1.3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 1.4 研究路线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20页 |
| 2.1 DomeA区域概况 | 第15-17页 |
| 2.2 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采样和实验方法 | 第20-31页 |
| 3.1 采样 | 第20-21页 |
| 3.2 实验室前处理 | 第21-27页 |
| 3.2.1 超净实验室的准备 | 第21-22页 |
| 3.2.2 实验室试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 3.2.3 实验器具的选择 | 第23-24页 |
| 3.2.4 实验器具的酸洗 | 第24-27页 |
| 3.2.5 本底值检验 | 第27页 |
| 3.3 实验室测量 | 第27-31页 |
| 3.3.1 痕量元素的测量 | 第27-29页 |
| 3.3.2 常量离子的测量 | 第29页 |
| 3.3.3 Beta活化度的测量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Dome A雪坑的定年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Dome A雪坑中痕量元素的记录 | 第33-48页 |
| 5.1 As的浓度记录 | 第33-44页 |
| 5.1.1 As的自然来源 | 第34-36页 |
| 5.1.2 人类活动源 | 第36-42页 |
| 5.1.3 小结 | 第42-44页 |
| 5.2 U的浓度记录 | 第44-48页 |
| 5.2.1 U的自然来源 | 第44-46页 |
| 5.2.2 U的人类活动来源 | 第46-47页 |
| 5.2.3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区域对比与讨论 | 第48-55页 |
| 6.1 As元素 | 第48-53页 |
| 6.2 U元素 | 第53-54页 |
| 6.3 总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 7.1 结论 | 第55-57页 |
| 7.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
| 参加学术会议 | 第66页 |
| 实验工作 | 第66页 |
| 获奖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