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公害论文

汽车尾气远程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汽车尾气监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汽车尾气监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汽车尾气监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汽车尾气产生机理及排放测量技术研究第15-26页
   ·汽车排气有害成分的生成机理第15-17页
     ·一氧化碳(CO)的生成机理第15页
     ·碳氢化合物(HC)的生成机理第15-16页
     ·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第16-17页
   ·汽车排放标准第17-18页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第18-22页
     ·怠速法第18-19页
       ·怠速测量法第18-19页
       ·双怠速测量法第19页
     ·工况法第19-22页
       ·稳态工况法第20-21页
       ·瞬态工况法第21-22页
   ·汽车排放尾气的采样方法第22-25页
     ·直接采样法第23页
     ·定容采样法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汽车尾气远程监测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总体设计第26-33页
   ·汽车尾气远程监测原理第26-28页
     ·汽车运行工况第26-27页
     ·汽车尾气远程监测计算第27-28页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8-30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30-31页
     ·硬件构成第30-31页
     ·软件构成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汽车尾气远程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3-65页
   ·传感器的选用及信号预处理第33-41页
     ·气体传感器的选用及信号预处理第33-37页
       ·常用测量仪器及所用传感器简介第33-35页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第35-36页
       ·气体传感器调理电路的设计第36-37页
     ·转速传感器的选用及信号预处理第37-39页
       ·转速传感器的选用第37-38页
       ·转速传感器调理电路设计第38-39页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第39-40页
     ·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第40-41页
   ·处理器类型第41-42页
     ·TMS320F2812 芯片介绍第41-42页
   ·DSP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第42-47页
     ·电源电路设计第42-45页
     ·时钟设计第45页
     ·复位电路设计第45-46页
     ·JTAG 仿真接口设计第46-47页
   ·A/D 转换电路设计第47-50页
     ·A/D 转换原理第47-48页
     ·TMS320F2812 A/D 转换模块的主要特点第48-50页
     ·A/D 转换时钟预定标第50页
   ·电机驱动模块第50-53页
   ·液晶显示模块第53-56页
     ·液晶模块的选择第53-54页
     ·液晶模块时序匹配设计研究第54-56页
   ·无线通讯模块第56-58页
   ·抗干扰设计概述第58-64页
     ·本系统存在的主要干扰源及其传播途径第59-60页
     ·硬件抗干扰设计第60-64页
       ·滤波技术第60页
       ·去耦技术第60-61页
       ·屏蔽技术第61-62页
       ·隔离技术第62页
       ·接地技术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汽车尾气远程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第65-84页
   ·DSP 开发环境第65-68页
     ·CCS 软件开发环境第65-68页
     ·硬件开发环境第68页
   ·主程序设计第68-69页
   ·A/D 模块程序设计第69-72页
   ·尾气采集程序第72-73页
     ·尾气采集主程序第72页
     ·汽车尾气流量控制程序设计第72-73页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第73-76页
     ·初始化ST7920 控制器软件设计第73-74页
     ·DSP 控制液晶显示的软件设计第74-76页
   ·无线通讯程序设计第76-81页
     ·AT 命令介绍第76-77页
     ·点对点式传输方案第77-78页
     ·一点对多点数据传输方案第78-80页
     ·GPRS 无线连接实现第80-81页
   ·软件抗干扰设计第81-83页
     ·数字滤波技术第81-82页
     ·指令冗余第82页
     ·软件陷阱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总结第84页
   ·展望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附录第89-9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间距在建隧道对已成洞结构的影响及其监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低功耗无线激光图像挠度自动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