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基于GPS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交通运行状态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数据提取与预处理 | 第19-30页 |
2.1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 第19-21页 |
2.1.1 GPS简介与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1.2 GPS定位误差分析 | 第20-21页 |
2.2 轨迹数据结构与地图范围 | 第21-24页 |
2.3 GPS数据预处理 | 第24-29页 |
2.3.1 坐标数据转换 | 第24-26页 |
2.3.2 坏点数据的判断与插值处理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行车轨迹与路网匹配方法研究 | 第30-44页 |
3.1 地图匹配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 第30-35页 |
3.1.1 地图匹配的原理 | 第30-33页 |
3.1.2 常用的地图匹配算法 | 第33-35页 |
3.2 本文所采用的地图匹配算法 | 第35-41页 |
3.2.1 垂线投影法 | 第36-38页 |
3.2.2 历史轨迹校核法 | 第38-39页 |
3.2.3 综合地图匹配算法 | 第39-41页 |
3.4 行车轨迹分析效果展示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44-55页 |
4.1 城市道路流量、密度、速度基本关系 | 第44-45页 |
4.2 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及数据说明 | 第45-46页 |
4.3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交通流特性对比 | 第46-50页 |
4.3.1 交通量分析 | 第46-47页 |
4.3.2 速度分析 | 第47-49页 |
4.3.3 密度分析 | 第49-50页 |
4.4 流量、密度、速度的相互关系 | 第50-54页 |
4.4.1 密度与速度关系分析 | 第50-51页 |
4.4.2 密度与流量关系分析 | 第51-52页 |
4.4.3 速度与流量关系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城市道路运行状态评价方法与系统开发 | 第55-84页 |
5.1 基于道路等级的路段运行状态评价方法 | 第55-70页 |
5.1.1 速度分布与自由流速度的选取 | 第56-61页 |
5.1.2 线面运行状态评价的权重确定 | 第61-63页 |
5.1.3 用于计算延误的时间切片长度选取 | 第63-68页 |
5.1.4 延误指数的计算与拥堵程度的界定 | 第68-70页 |
5.2 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 | 第70-80页 |
5.2.1 系统框架的设计 | 第71-72页 |
5.2.2 系统界面与功能设计 | 第72-73页 |
5.2.3 系统功能的实现与应用 | 第73-80页 |
5.3 实例分析 | 第8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总结与研究成果 | 第8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