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公务员公共精神及其培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第10-13页
        一、选题缘起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内容第15页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阐释和相关理论基础第17-29页
    第一节 核心概念第17-25页
        一、公务员第17-18页
        二、公共精神第18-22页
        三、公务员公共精神第22-25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政治文化理论第25-26页
        二、公共性理论第26-27页
        三、社会角色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结构和功能第29-39页
    第一节 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结构第29-36页
        一、感性层面第29-33页
        二、理性层面第33-36页
    第二节 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功能第36-39页
        一、导向功能第36-37页
        二、激励功能第37页
        三、凝聚功能第37-39页
第四章 公务员公共精神缺失的当代审视第39-47页
    第一节 公务员公共精神缺失的现状第39-43页
        一、“官本位”思想浓厚第39-40页
        二、腐败现象盛行第40页
        三、诚信缺失严重第40-41页
        四、法治观念薄弱第41-42页
        五、民主落实乏力第42-43页
    第二节 公务员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第43-47页
        一、优良传统的弱化第43-44页
        二、多重角色的冲突第44页
        三、“奉命”文化的侵蚀第44-45页
        四、权力运行的异化第45-46页
        五、社会监督的缺乏第46-47页
第五章 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培育第47-62页
    第一节 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形成规律第47-51页
        一、同化:公共理念的认同与整合第47-48页
        二、内化:精神品质的移植与建构第48-50页
        三、强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确证第50-51页
    第二节 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第51-62页
        一、转变价值取向第51-53页
        二、完善制度规范第53-60页
        三、强化保障机制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功能区装卸资源调度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滴滴轨迹数据的城市道路运行状态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