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运营车辆荷载状况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1.1.3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1 车辆荷载及其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2 既有桥梁可靠度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3 桥梁检测评估荷载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3.2 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运营车辆荷载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 第25-44页 |
2.1 动态称重系统与数据来源 | 第25-27页 |
2.1.1 动态称重系统 | 第25-26页 |
2.1.2 动态称重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2.2 公路运营车辆荷载样本数据分析 | 第27-35页 |
2.2.1 车型样本及分析 | 第27-29页 |
2.2.2 车重的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2.2.3 轴重的统计分析 | 第31-35页 |
2.3 超限统计分析 | 第35-42页 |
2.3.1 三条高速公路的超限状况分析 | 第35-38页 |
2.3.2 新计重收费政策下治超状况分析 | 第38-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运营车辆荷载效应极值及其分布函数 | 第44-70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蒙特卡罗法生成随机货车车流及其弯矩极值模拟 | 第44-52页 |
3.2.1 车辆荷载效应计算过程 | 第44-46页 |
3.2.2 车辆轴距参数 | 第46-47页 |
3.2.3 行驶间距参数 | 第47-48页 |
3.2.4 车辆荷载效应极值计算结果 | 第48-49页 |
3.2.5 仿真车辆荷载效应极值与规范荷载效应比较 | 第49-52页 |
3.3 极值理论及GPD分布 | 第52-59页 |
3.3.1 极值理论 | 第52页 |
3.3.2 广义帕累托分布 | 第52-54页 |
3.3.3 货车车辆荷载效应的GPD分布拟合 | 第54页 |
3.3.4 阈值μ | 第54-55页 |
3.3.5 参数估计 | 第55-56页 |
3.3.6 阈值的选取及参数估计结果 | 第56-59页 |
3.4 设计基准期车辆荷载效应的极值预测 | 第59-69页 |
3.4.1 极值预测的前提 | 第59-61页 |
3.4.2 等超越概率准则 | 第61-62页 |
3.4.3 设计基准期极值分析 | 第62-67页 |
3.4.4 车辆荷载效应设计基准期极值与设计效应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现实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既有桥梁可靠度分析 | 第70-95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可靠度理论 | 第70-73页 |
4.2.1 可靠度基本理论 | 第70-71页 |
4.2.2 结构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 | 第71-73页 |
4.3 可靠度主要计算分析方法 | 第73-76页 |
4.3.1 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 | 第74页 |
4.3.2 一次二阶矩验算点法(JC法) | 第74-75页 |
4.3.3 蒙特卡罗法 | 第75-76页 |
4.4 现实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既有桥梁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76-78页 |
4.5 示例1 | 第78-84页 |
4.5.1 工程概况 | 第78-79页 |
4.5.2 既有桥梁结构检测评价及参数取值 | 第79-80页 |
4.5.3 剩余抗力计算 | 第80-82页 |
4.5.4 可靠度计算 | 第82-84页 |
4.6 示例2 | 第84-94页 |
4.6.1 工程概况 | 第84-85页 |
4.6.2 既有桥梁结构检测评价结果 | 第85-87页 |
4.6.3 剩余抗力计算 | 第87页 |
4.6.4 可靠度计算 | 第87-91页 |
4.6.5 提高抗力后可靠度计算 | 第91-94页 |
4.7 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既有桥梁检测评估荷载标准改进 | 第95-104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桥梁检测评估荷载改进公式 | 第95-101页 |
5.2.1 基本公式 | 第95-96页 |
5.2.2 参数确定 | 第96-101页 |
5.3 算例1 | 第101-102页 |
5.4 算例2 | 第102-103页 |
5.5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4-106页 |
6.1 结论 | 第104页 |
6.2 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附录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