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性质 | 第11-18页 |
(一) 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界定 | 第11-13页 |
(二) 学界关于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性质的争议 | 第13-16页 |
(三) 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定性 | 第16-18页 |
二、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8-25页 |
(一) 信用评级机构归责原则的不同观点评析 | 第18-20页 |
(二) 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取舍 | 第20-25页 |
三、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认定 | 第25-37页 |
(一) 信用评级机构过错的认定 | 第25-29页 |
1. 过错的一般判断标准 | 第25-26页 |
2. 执业准则 | 第26-27页 |
3. 合理注意标准 | 第27-29页 |
(二) 因果关系的分析与认定 | 第29-37页 |
1. 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理论的考察 | 第29-31页 |
2. 英美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及美国法的规定 | 第31-35页 |
3. 信用评级机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因果关系认定的建议 | 第35-37页 |
四、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承担与损害赔偿 | 第37-46页 |
(一) 信用评级机构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 | 第37-40页 |
(二) 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 | 第40-41页 |
(三) 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损害赔偿 | 第41-46页 |
1. 美国立法确定的损害赔偿额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2. 对美国立法关于证券虚假陈述赔偿额界定的评析 | 第43-45页 |
3. 证券虚假陈述对投资人损失应赔偿额的计算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