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第一章 ADP核糖基化因子GTP酶激活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28页 |
1 小G蛋白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1 小G蛋白 | 第12-13页 |
1.2 小G蛋白的分类 | 第13页 |
1.3 小G蛋白的结构 | 第13页 |
1.4 小G蛋白的调节因子 | 第13-15页 |
1.5 小G蛋白的功能 | 第15页 |
2 ADP-核糖基化因子(ARF) | 第15-18页 |
2.1 ARF | 第15页 |
2.2 Arfs的结构和功能 | 第15-18页 |
3 ARF GTP酶激活蛋白 | 第18-22页 |
3.1 ArfGAPs | 第18页 |
3.2 ArfGAPs的结构和分类 | 第18-21页 |
3.3 ArfGAPs的功能 | 第21页 |
3.4 Glo3和Gcs1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4 稻瘟病菌中ARF GAPs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28-84页 |
第一章 ARF GTP酶激活蛋白MOGLO3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第30-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7页 |
1.1 供试菌株的保存及培养条件 | 第31-32页 |
1.2 稻瘟病菌DNA、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第32页 |
1.3 MoGlo3的蛋白序列保守结构域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32页 |
1.4 MoGlo3突变体的获取 | 第32-34页 |
1.5 MoGLO3敲除突变体的表型测定 | 第34页 |
1.6 MoGLO3敲除突变体对外界胁迫耐受性的测定 | 第34-35页 |
1.7 MoGLO3敲除突变体致病性分析 | 第35页 |
1.8 MoGLO3敲除突变体附着胞的形成 | 第35页 |
1.9 MoGLO3敲除突变体互补菌株附着胞形成 | 第35-36页 |
1.10 MoGLO3敲除突变体的侵染观察以及互补菌株侵染阶段的定位 | 第36页 |
1.11 MoGLO3敲除突变体有性生殖能力测定 | 第36页 |
1.12 MoGLO3敲除突变体胞质效应分子Avr-Pia的分泌 | 第36页 |
1.13 MoGLO3敲除突变体胞吞作用观察和分析 | 第36页 |
1.14 MoGLO3敲除突变体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36页 |
1.15 MoGLO3敲除突变体侵染各阶段的转录水平分析 | 第36-37页 |
1.16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的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59页 |
2.1 MoGlo3的功能域预测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37-38页 |
2.2 MoGLO3的基因敲除及互补筛选验证 | 第38-40页 |
2.3 MoGLO3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 | 第40-41页 |
2.4 MoGLO3参与调控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 | 第41页 |
2.5 MoGLO3敲除突变体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致病性 | 第41-43页 |
2.6 MoGLO3敲除突变体附着胞形成能力降低 | 第43页 |
2.7 MoGLO3敲除突变体侵染侵染能力降低 | 第43-44页 |
2.8 MoGLO3参与对外界胁迫的应答 | 第44-45页 |
2.9 MoGLO3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有性生殖能力 | 第45-46页 |
2.10 MoGlo3的定位分析 | 第46-47页 |
2.11 MoGLO3侵染阶段的转录水平表达量上升 | 第47-48页 |
2.12 MoGLO3敲除突变体影响胞质效应分子Avr-Pia的分泌 | 第48-49页 |
2.13 MoGLO3敲除突变体不影响菌丝的几丁质分布 | 第49-50页 |
2.14 MoGLO3不影响病原菌的内吞和外泌 | 第50-51页 |
2.15 分析及相关研究 | 第51-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第二章 ARF GTP酶激活蛋白MOGCS1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第66-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1.1 供试菌株 | 第67页 |
1.2 MoGcs1的蛋白序列保守结构域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67页 |
1.3 MoGcs1敲除载体构建及突变体鉴定 | 第67-68页 |
1.4 MoGCS1敲除突变体生物学表型分析 | 第68-69页 |
1.5 MoGCS1敲除突变体致病性分析 | 第69页 |
1.6 MoGCS1敲除突变体产孢量、附着胞形成测定 | 第69页 |
1.7 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69-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8页 |
2.1 MoGcs1的功能域预测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70-71页 |
2.2 MoGCS1的基因敲除及互补筛选验证 | 第71-72页 |
2.3 MoGCS1敲除突变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不受影响 | 第72-73页 |
2.4 MoGCS1参与对外界胁迫的应答 | 第73-74页 |
2.5 MoGCS1敲除突变体影响孢子形态建成和产孢量 | 第74-75页 |
2.6 MoGCS1参与调控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 | 第75-76页 |
2.7 MoGCS1敲除突变体致病性分析 | 第76-77页 |
2.8 MoGCS1敲除突变体附着胞形成速率加快 | 第77-78页 |
3 讨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表 | 第84-86页 |
附表1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