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3-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二)大数据研究 | 第16-18页 |
(三)数据开放研究 | 第18-19页 |
(四)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 第19-21页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4页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5页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四、运用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政府数据开放中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的关系分析 | 第27-31页 |
一、政府数据开放中的政府 | 第27-28页 |
二、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市场 | 第28-29页 |
三、政府数据开放中的社会公众 | 第29页 |
四、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生态循环链分析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的演进历程 | 第31-39页 |
第一节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条件的演进 | 第31-36页 |
一、气象数据使用方式演进 | 第31-32页 |
二、气象数据价值演进 | 第32-34页 |
三、气象数据需求演进 | 第34-35页 |
四、大数据对气象数据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的动因 | 第36-39页 |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公共治理的需要 | 第36-37页 |
二、市场客观发展,产业创新升级的需要 | 第37页 |
三、满足服务需求,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需要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的困境及机理分析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存在问题 | 第39-47页 |
一、气象数据开放的基础层面 | 第39-40页 |
二、气象数据开放的数据层面 | 第40-43页 |
三、气象数据开放的平台层面 | 第43-47页 |
第二节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困境的机理分析 | 第47-50页 |
一、气象数据开放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 第47-48页 |
二、气象数据开放过程中服务理念的缺失 | 第48页 |
三、气象数据需求及传递的不对称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政府气象数据开放的路径选择 | 第50-54页 |
第一节 气象数据开放政府的对策建立 | 第50-52页 |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转变服务职能 | 第50-51页 |
二、建立气象大数据中心,提高数据质量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气象数据开放市场的策略选择 | 第52-53页 |
一、推进社会资源参与利用,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 | 第52页 |
二、普及数据开放观念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气象数据开放公众服务渠道的构建 | 第53-54页 |
一、加强气象数据开放的技术研究 | 第53页 |
二、建立有效的数据服务平台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