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导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2 互联网众筹定义及组成 | 第14-22页 |
2.1 众筹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 众筹的特征 | 第15-17页 |
2.3 互联网众筹产生的原因 | 第17-18页 |
2.4 众筹的分类 | 第18-22页 |
2.4.1 股权型众筹 | 第18-19页 |
2.4.2 非股权型众筹 | 第19-22页 |
3 互联网众筹风险点的SLEPT分析 | 第22-30页 |
3.1 众筹的社会信用风险(Social) | 第22-25页 |
3.1.1 欺诈审查的风险 | 第23页 |
3.1.2 本金担保及先行赔付的风险 | 第23-24页 |
3.1.3 滥用沉淀资金的风险 | 第24-25页 |
3.2 众筹项目的法律风险(Legal) | 第25-26页 |
3.2.1 非法吸收存款的法律风险 | 第25页 |
3.2.2 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 | 第25-26页 |
3.3 众筹项目旳经济风险(Economic) | 第26-27页 |
3.3.1 众筹项目的经营风险 | 第26页 |
3.3.2 众筹执行违约风险 | 第26-27页 |
3.3.3 众筹资金筹后使用风险 | 第27页 |
3.4 众筹旳政治风险(Political) | 第27页 |
3.5 众筹项目旳技术风险(Technology) | 第27-29页 |
3.5.1 洗钱的风险 | 第28页 |
3.5.2 信息泄密的风险 | 第28-29页 |
3.6 SLEPT分析结果启示 | 第29-30页 |
4 国内外互联网众筹监管对比 | 第30-36页 |
4.1 国内众筹监管情况 | 第30-31页 |
4.1.1 国内众筹监管缺失的现状 | 第30页 |
4.1.2 2015 年以来众筹监管的变化较少 | 第30-31页 |
4.2 国外众筹监管情况 | 第31-34页 |
4.2.1 以JOBS法案为主的美国监管保护 | 第31-32页 |
4.2.2 以框架性法律建议为主的欧盟严肃监管 | 第32-33页 |
4.2.3 以金融改革监管的日本机制完善 | 第33-34页 |
4.3 国内外众筹监管对比 | 第34-36页 |
5 温州金改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启示 | 第36-40页 |
5.1 民间借贷与众筹的区别和联系 | 第36-37页 |
5.2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启示 | 第37-39页 |
5.2.1 民间融资的地方监管制度的创新及完善 | 第37-38页 |
5.2.2 民间融资的备案登记制度创新及完善 | 第38页 |
5.2.3 民间融资的信息服务制度创新及完善 | 第38-39页 |
5.3 温州金改经验对众筹监管的可取之处 | 第39-40页 |
6 完善国内互联网众筹监管制度的建议 | 第40-50页 |
6.1 建立众筹项目风险预警模型明确监管重点 | 第40-45页 |
6.1.1 众筹项目财务困境概念 | 第40页 |
6.1.2 单变量模型预警框架 | 第40-42页 |
6.1.3 单变量模型预警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6.2 明确众筹的双层监管体系规范监管 | 第45-46页 |
6.3 完善对众筹平台的监管方式 | 第46-47页 |
6.4 加强对众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 | 第47-50页 |
7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