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汽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汽油机缸内热功转换过程简化数模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发动机数值式开发的重要意义第11-13页
        1.1.3 研究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的重要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发动机缸内工作过程及其燃烧放热规律的计算第17-29页
    2.1 发动机性能指标基本关系式第17-18页
    2.2 发动机缸内燃烧的热力平衡方程第18-20页
        2.2.1 能量守恒方程第18-19页
        2.2.2 质量守恒方程第19页
        2.2.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第19页
        2.2.4 气体的内能方程第19-20页
    2.3 燃烧放热规律计算模型第20-22页
        2.3.1 活塞机械功第21页
        2.3.2 工质内能变化量第21页
        2.3.3 燃烧室壁面热交换量第21-22页
    2.4 缸内传热模型第22-24页
        2.4.1 经验公式第23页
        2.4.2 半经验公式第23-24页
    2.5 燃烧放热曲线的数值解第24-25页
    2.6 两个关键问题的处理第25-28页
        2.6.1 缸内瞬时温度第25-27页
        2.6.2 绝热指数取值第27-28页
    2.7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试验样机和台架试验第29-34页
    3.1 试验样机介绍第29页
    3.2 发动机台架试验第29-33页
        3.2.1 试验设备第29-32页
        3.2.2 台架试验内容第32页
        3.2.3 试验台架布置情况第32-33页
    3.3 试验数据预处理第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汽油机缸内热功转换过程简化数模的建立第34-53页
    4.1 基于Excel VBA平台求解燃烧放热率第34-38页
        4.1.1 Excel VBA简介第34页
        4.1.2 编程思路及分析第34-35页
        4.1.3 燃烧放热曲线数值解的编程处理第35-38页
    4.2 三台样机主要燃烧特性参数随发动机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第38-40页
        4.2.1 样机 1第38-39页
        4.2.2 样机 2第39-40页
        4.2.3 样机 3第40页
    4.3 曲线拟合韦伯半经验公式第40-48页
        4.3.1 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简化表述第41页
        4.3.2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第41-45页
        4.3.3 利用Matlab拟合第45-47页
        4.3.4 利用 1st Opt拟合第47-48页
    4.4 三台样机的韦伯燃烧特性参数随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第48-51页
        4.4.1 样机 1第48-49页
        4.4.2 样机 2第49-50页
        4.4.3 样机 3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增压直喷汽油机缸内热功转换过程的规律研究第53-81页
    5.1 燃烧放热规律和主要燃烧特性参数介绍第53页
    5.2 主要燃烧特性参数的规律研究第53-58页
        5.2.1 10%燃烧点的变化规律第53-54页
        5.2.2 50%燃烧点的变化规律第54-55页
        5.2.3 90%燃烧点的变化规律第55-56页
        5.2.4 10%~90%燃烧持续期的变化规律第56-57页
        5.2.5 最高爆发压力位置的变化规律第57-58页
    5.3 最短燃烧持续期及其相关影响第58-62页
        5.3.1 最短燃烧持续期概念第58-59页
        5.3.2 80%最短燃烧持续期的变化规律第59-60页
        5.3.3 80%最短燃烧持续期与 10%~90%燃烧持续期的差异性对比第60-62页
    5.4 韦伯燃烧特性参数的规律研究第62-66页
        5.4.1 韦伯燃烧始点的变化规律第62-63页
        5.4.2 韦伯燃烧终点的变化规律第63-64页
        5.4.3 韦伯燃烧持续期的变化规律第64-65页
        5.4.4 燃烧品质参数的变化规律第65-66页
    5.5 各种燃烧特性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第66-72页
        5.5.1 点火时刻对 50%燃烧点的影响第66-68页
        5.5.2 点火时刻对 10%~90%燃烧持续期的影响第68-69页
        5.5.3 点火时刻对最高爆发压力位置的影响第69-71页
        5.5.4 50%燃烧点对最高爆发压力位置的影响第71-72页
    5.6 高压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数分析第72-76页
        5.6.1 转速负荷对高压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72-73页
        5.6.2 点火时刻对高压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73-74页
        5.6.3 最高爆发压力位置对高压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74-75页
        5.6.4 50%燃烧点对高压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75-76页
        5.6.5 燃烧品质参数对高压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76页
    5.7 各类燃烧特性参数在全工况下的取值范围第76-78页
        5.7.1 主要燃烧特性参数在全工况下的取值范围第77-78页
        5.7.2 韦伯燃烧特性参数在全工况下的取值范围第78页
    5.8 研究结果对发动机性能正向开发的指导意义第78-79页
    5.9 本章小结第79-81页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铝合金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设计
下一篇:立式车铣复合机床的控制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