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国外员工“激励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2.2 国内员工“激励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 | 第16-27页 |
第3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第27-38页 |
3.1 假设的提出 | 第27-32页 |
3.1.1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27-31页 |
3.1.2 概念模型 | 第31页 |
3.1.3 假设提出 | 第31-32页 |
3.2 问卷的设计 | 第32-37页 |
3.2.1 问卷内容 | 第32页 |
3.2.2 基本思路 | 第32-33页 |
3.2.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第33-37页 |
3.3 样本的选取与实施 | 第37-38页 |
第4章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66页 |
4.1 问卷调查 | 第38-47页 |
4.1.1 样本基本信息 | 第38-42页 |
4.1.2 问卷“期望获得”量表描述 | 第42-44页 |
4.1.3 问卷“实际获得”量表描述 | 第44-45页 |
4.1.4“期望获得”量表与“实际获得”量表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4.1.5 激励因素自选因素描述统计 | 第46-47页 |
4.2 不同岗位员工调查数据因子分析 | 第47-59页 |
4.2.1 生产岗位员工数据因子分析 | 第47-50页 |
4.2.2 销售岗位员工数据因子分析 | 第50-53页 |
4.2.3 技术研发员工数据因子分析 | 第53-57页 |
4.2.4 行政岗位员工数据因子分析 | 第57-59页 |
4.3 员工自身差异对激励因素影响的统计分析 | 第59-64页 |
4.3.1 员工自身差异与被激励程度的方差分析 | 第60页 |
4.3.2 员工自身差异与各激励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60-64页 |
4.4 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HJ公司激励机制设计 | 第66-75页 |
5.1 HJ公司各部门员工激励完善建议 | 第66-71页 |
5.1.1 生产岗位员工激励完善建议 | 第66-68页 |
5.1.2 销售岗位员工激励完善建议 | 第68-69页 |
5.1.3 技术研发员工激励完善建议 | 第69-70页 |
5.1.4 行政岗位员工激励完善建议 | 第70-71页 |
5.2 HJ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保障措施 | 第71-75页 |
5.2.1 建立薪酬结构调整与以人为本观念相结合机制 | 第71-72页 |
5.2.2 建立公平、公开、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72页 |
5.2.3 优化员工培训激励机制 | 第72-74页 |
5.2.4 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机制 | 第74页 |
5.2.5 建立企业文化深度激励机制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本文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HJ公司员工激励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