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1.1 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难题和现状第7页
        1.1.2 要求制订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第7-8页
        1.1.3 新工伤保险条例及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解决异地就医问题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缓解报销难、负担重的突出矛盾第9页
        1.2.2 为解决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提供思路和建议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3-14页
第2章 工伤保险相关理论基础第14-18页
    2.1 工伤保险的概念第14-15页
        2.1.1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异地就医概念第14页
        2.1.2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中对异地就医概念第14-15页
    2.2 工伤保险的相关理论第15-17页
        2.2.1 社会公平理论第15页
        2.2.2 公共物品受益范围理论第15-16页
        2.2.3 供给与需求理论第16-17页
    2.3 工伤保险相关理论的应用第17-18页
第3章 上海工伤异地就医的需求及费用结算方式的现状第18-31页
    3.1 上海工伤保险参保人员的类别第18-19页
    3.2 上海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现状第19-24页
        3.2.1 上海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的人员结构第19页
        3.2.2 上海工伤保险异地就医人数的预测第19-24页
            3.2.2.1 外来从业人员异地就医人数分析预测第20-22页
            3.2.2.2 长期居住外地的老工伤人员人数分析预测第22-24页
    3.3 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的政策沿革第24-27页
        3.3.1 上海市异地就医的发展历史第24-26页
        3.3.2 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的各种方式第26-27页
            3.3.2.1 传统的经办机构结算第26页
            3.3.2.2 异地协作报销第26页
            3.3.2.3 异地医保联网结算第26-27页
    3.4 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现行政策第27-31页
        3.4.1 上海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相关条款第27页
        3.4.2 上海工伤保险经办部门的具体操作规程第27-28页
        3.4.3 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政策的优劣分析第28-31页
第4章 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的困境第31-37页
    4.1 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4.1.1 社会各地不同的政策造成报销困难第31-32页
        4.1.2 政府建立信息公开渠道和网络平台建设的步伐缓慢第32-33页
        4.1.3 个人医疗费结算没有保证大众的公平第33-34页
    4.2 目前形成上海市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困难的原因第34-37页
        4.2.1 社会筹资水平的差异影响报销比例第34页
        4.2.2 政府资金无法满足信息网络建设的庞大费用第34-35页
        4.2.3 报销水平不均衡造成个人享受待遇不同第35-37页
第5章 解决上海市工伤异地就医结算问题的建议和对策第37-43页
    5.1 应为个人建立异地就医结算的统一准则第37-38页
        5.1.1 统一全国各地的医药费结算标准第37页
        5.1.2 统一全国的工伤医药费报销和结算模式第37-38页
    5.2 社会各地应设立独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第38-41页
        5.2.1 目前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和流程现状第38-39页
        5.2.2 设立独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和独立的模式及协作模式第39-41页
    5.3 政府需建立全国信息化联网结算机制第41-43页
        5.3.1 全国的医疗结算信息共享第41-42页
        5.3.2 建立全国联网的工伤保险结算系统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完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胜任力的公务员分类考录体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